海爾擬近期取消商流部拋開國美蘇寧
海爾集團正在商議近期取消集團商流推進本部(簡稱“商流部”),取消時間表暫定今年9月、10月,取而代之的或是由海爾集團控股的零售渠道河南日日順電器有限公司(簡稱“日日順”),是海爾自建的與國美、蘇寧類似的家電銷售渠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6257.htm海爾集團一位高管23日對本報表示,取消商流部的想法早已提出,但一直沒有形成最終方案。目前,海爾的咨詢專家與商流部等相關部門仍在研究相關細節。
“商流部取消,其負責的各地工貿公司如何運作、國內市場歸口哪里、日日順如何接管,目前沒有確定的方案。”上述高管表示。
自建渠道
2000年初,海爾集團統一了各產品的銷售與客戶服務渠道,成立了商流推進本部,全面負責海爾集團在國內的市場銷售,直接通過集團公司的分銷渠道,即工貿公司和區域業務代表到商場直銷。
2003年開始,海爾集團開始實施綜合電器專營店戰略。2003年,通過海爾集團全資控股的境外子公司在上海全資成立了“日日順(上海)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專門負責海爾集團綜合電器專營店發展戰略規劃。
2006年,為了具體推進中國三、四級市場的歸口銷售業務,上海日日順又與自然人李華剛 (國內家用電器營銷專家)以合資方式成立河南日日順電器有限公司 (上海日日順持股54.17%,李華剛持股45.83%)。至2007年12月31日,通過日日順銷售的海爾電器產品共計約74億元。
今年4月,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600690.SH,簡稱“青島海爾”)與日日順合資成立了由青島海爾控股51%的專業銷售公司(青島海爾持股51%;河南日日順持股49%),重點從事公司產品在三、四級市場的銷售業務。
內部人士說,青島海爾最終會把與日日順的合資公司轉為全資。
國金證券研究員王曉瑩表示,青島海爾與日日順合資成立銷售公司并控股后,等于直接將產品銷售給三、四級市場經銷商,預計空調、冰箱毛利率因此又可以提高約一個百分點。
據悉,目前日日順的銷售占青島海爾營業收入的38.24%,預計未來三、四級市場的銷售將占青島海爾營業收入的40%以上。海爾三、四級市場全部通過日日順銷售和管理,這家公司的發展對于青島海爾的發展至關重要。
日日順公司綜合部一位負責人24日對本報表示,日日順目前主打農村市場,接下來要向海外市場擴張。集團商流本部及下屬工貿公司主要負責國內部分市場。日日順是否向城市市場進發,占領一、二級市場,要視集團總體戰略而定。
“自建渠道,好處就是可以減少國美、蘇寧等家電零售商的制約,逐漸擺脫受制于人的局面。但是一個時期內,國美、蘇寧仍是海爾電器銷售的主渠道。”上述海爾集團高管表示,“日日順還沒有做大,不可能貿然從國美、蘇寧撤離產品,這是傷筋動骨的事情。”
上述高管表示,“海爾市場太大了,目前需要國美、蘇寧這樣的零售商,也需要建立自己的渠道,與國美、蘇寧區分開來。”
海爾電器(01169.HK)5月5日公告稱,日日順營業模式已日趨成熟,加上日日順已成為“家電下鄉”政策的中標銷售渠道商之一,為三、四級市場帶來增長潛力,因此,通過擴大在日日順的銷售比例對海爾電器有利。
知情人稱,海爾將從產品上區分國美、蘇寧和日日順,在兩種不同的渠道銷售的產品不同,比如新開發的產品給日日順銷售就不再給國美、蘇寧。
青島海爾目前在一、二級市場主要依靠國美、蘇寧銷售,在三、四級市場主要依靠日日順。
業內人士分析,家電制造企業不能有效控制主流銷售終端,就只能淪落為綜合家電賣場的 “打工仔”。 名目繁多的進場費、店慶費、廣告費、場地費、年底返點、促銷費、管理費等是家電連鎖巨頭的利潤來源方式,也是壓制制造企業發展的一塊絆腳石。如果家電制造能夠變革銷售渠道,控制或控股國美、蘇寧等任意一家主流綜合家電賣場,或者成功自建渠道,家電制造企業的競爭力會得到提升。
海爾集團04年以來收入增速低于行業平均,利潤總額收入比低于1.5%,增長和盈利性均不佳。在一些家電廠商看來,日益攤薄的利潤,已經讓他們舉步維艱。但是,家電零售商并不與他們同舟共濟。“渠道商太霸道了,不管制造商利潤如何,交給他們的費用一分不能少,還有各種苛刻條件。制造商只能忍氣吞聲。”青島一家家電企業市場部門負責人表示。
與海爾自建“日日順”連鎖銷售渠道類似,面對強勢的家電連鎖巨頭,家電生產企業都想“自立門戶”,TCL嘗試了 “幸福樹”、長虹經歷了“樂家易”。家電制造企業加入到新一輪渠道大戰中,希望爭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