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電信重組前后地方運營市場
在年初開始評選的時候,許多參與評選的專家都沒有意識到,2007年“通信產業榜”將成為許多地方運營商在重組前的最后一次上榜。重組巨變在即,在此時公布這一榜單,也因此有了不同尋常的里程碑意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5511.htm本次評選,自起始之日起,由愿意參評的中國省、直轄市級電信運營商按照評選對數據的要求,申報材料,經聯合評選小組依據用戶滿意度、商務信賴度、創新力、社會責任、市場影響力五大指標,按照國際公認的評價體系對數據匯總、統計、確定,最終選出總排名最靠前的50佳運營商,確保了評價的公允性和權威性。
“通信產業榜”不僅是地方運營商發展與變革的晴雨表,也是整個中國通信市場變革的晴雨表,更是企業增長方式變革的晴雨表。
無可否認,中國的運營市場之路并非按照直線行走,但背后仍舊有脈絡可循,仔細分析這份榜單,我們可以發現,市場正在呈現出一種嶄新的面貌。
正在飛速發展
廣東移動、上海電信、北京網通、河南移動等強者依舊成為2007年度“通信產業榜”的風云力量,而他們的實力也在這一年中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我們可以看到,2007年,上榜前50家地方運營商的用戶總數達到56171.32萬戶,營業額總計超過4642.96億元;而在2006年,這兩個數字分別只有51008.52萬戶,3655.87億元,在這一年中整個通信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分析入選“通信產業榜”的地方運營企業,其中既有像廣東移動這樣依靠極大的經濟優勢和巨大的客戶存量,因勢利導,保持快速發展的老牌運營強企,也有像北京電信、正通公司這樣以弱搏強,創新業務贏取新客戶的新生力量,內涵式增長和外延式增長方式在這里風云際會。
衡量中國通信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標準主要有五:其一,管理水平,是否能夠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其二,服務水平,是否與國際相接軌,是否略有領先;其三,資金流,企業的贏利和收入水平,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撐其投入;其四,企業文化,是否能夠吸引員工;其五,企業的創新能力。這五點都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決定因素,也是決定運營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通信產業榜”上榜運營商,作為地方運營市場的佼佼者,演繹了2007年度通信產業的風云變幻,“通信產業榜”評選活動也無疑成為通信晴雨表上鮮明的刻度。
“天平”失衡的背影
仔細觀察上榜名單,我們可以發現另一個顯著特征,可以作為整個2007年通信產業市場格局的注解,那就是移動運營商與固網運營商間、主導運營商與后起運營商之間實力的失衡,尤其是在市場影響力方面,中國移動、北方網通、南方電信遙遙領先。
在整個上榜名單中,來自中國移動有16家,占32%;來自中國電信有10家,占20%;中國聯通8家,占16%;中國網通8家,占16%;來自中國鐵通6家,占12%;來自中國衛通2家,占4%。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此次電信重組的必要性。運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一個良好的基礎,通信行業市場競爭的環境要改善。這個環境是由兩個方面決定的,一是政府的監管;二是企業的競爭行為。如果行業競爭環境比較穩健,結構比較平穩,將會對通信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形成正向激勵。
可以說,這份“通信產業榜”,展示出一個競爭失衡的格局“背影”。借助這一評選活動,我們在為運營商決策者提供參考榜樣的同時,可以會同業界進一步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成功模式,以利于整個運營產業“邁步從頭越”。
中西部運營商彰顯實力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這份榜單中看到產業正在走向平衡的另一個側面。
觀察通信產業榜上榜運營商地區分布:東部(華北沿海地區,華東,華南)地區,20家,占40%;中部(華北內陸地區,中部,東北)地區18家,占36%;西部(西南,西北)12家,占24%。其中中西部地區運營商所占比例明顯增加。
電信業不同于傳統行業,它具有自身特殊的發展規律,即全程全網和聯合作業。這就導致運營企業必須盡力保持地域、城鄉間的均衡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中西部地區運營商正在迎頭趕上,無疑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創新決定企業成敗
通信企業屬于高科技企業,因此其發展動力有兩個方面,一是新的技術,二是市場的需求,兩者缺一不可。一個運營企業想要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它必須能夠不斷地推出市場所需要的新的產品和服務(業務)。這些新產品和服務必須是通信企業自己“研發”的,不是模仿或者抄襲其他企業的,這決定了該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是否能夠吸引消費者,從而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在新經濟特征日漸突出的形勢下,電信業的發展必須以新經濟運行規律為指導,利用創新來實現發展。
我們看到,本次上榜的企業無一不是具有極強創新能力的企業,他們在各自的地域和各自的集團中,都是創新的先鋒。
我國現階段的通信運營業,正處于創新活躍、市場拓展、體制變革、機制創新的全新時期,正在造就一批具有強大實力的新型企業。
責任奏出運營強音
通信業具有非常顯著的外部效應,它不僅僅是一個產業的發展,而是為整個社會經濟提供了一個新的、高階段的發展平臺。更重要的是,我國運營企業都是國有企業,理應成為社會福利的提供者和保障者。因此,在2007的評選中,履行社會責任就成為重要的評選準則。
在上榜企業中,許多運營商,如山西移動、四川移動、江蘇電信,在農村通信建設中作出了突出貢獻;有的運營商,如北京移動,為TD等國內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還有的企業,如廣東移動,則在回報社會方面做出了表率,他們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運營企業真正的價值。
本次評選,我們特別評出了十個負責任的運營企業,也許他們并不能代表整個運營業所做的全部社會責任工作,但卻代表了這個行業的良心。
無論未來通信格局如何變幻,“通信產業榜”仍將堅持“三公”原則,不斷豐富和完善評選活動,以幫助運營企業樹立正確的發展理念,推動通信產業奔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