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眼成防洪"千里眼" 視頻應用期待3G升級
全球眼正成為各地防洪救災的“千里眼”。入夏以來,持續時間長、強度大的降雨天氣給廣東、廣西、貴州、浙江、江西等地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澇災害。面對洪水,許多城市紛紛加強了科技抗災,建設以全球眼為主體的各種防洪視頻監控體系,力圖在這科技“千里眼”的幫助下,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4802.htm全球眼、新視通等視頻監控產品,為各級政府和防汛部門的搶險救災提供了強有力的通信支撐保障,在提升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即將到來的3G時代,全球眼等視頻應用也期待著利用3G技術實現升級,為抗災防災發揮更大的作用。
諸多城市用全球眼監控水情
“從今年5月1日進入汛期以來,我們就開始了24小時值班制度,并通過設立在水閘上的‘天眼’,24小時嚴密監控往來的水情。”成都九眼橋水閘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這個“天眼”就是中國電信推出的全球眼。在成都,已經投入使用的50余個“天眼”監測點位,對全市主要河道、低洼地帶、沿河主要城鎮等地的汛情實施嚴密的實時監測,被監控地點一旦發生汛情,所有的信息都將第一時間匯集到指揮部,為防汛除險提供最快的決策時機。
像成都這樣用全球眼來監控水情的城市,在國內越來越多。
在福建廈門,今年計劃再增加53個全球眼,屆時,全市中小型水庫和水利設施都將在管理部門的實時掌控之下。
在浙江蒼南,隨著6月15日蒼梧縣城電信全球眼水情監控系統的順利啟動,該縣潯江水情的監控從此實現了網絡化。從當日起,干部群眾輕輕敲擊鍵盤,就可以隨時了解潯江蒼梧段水情、汛情。
廣西龍勝是個山區縣,每年都有山洪暴發出現。針對這種狀況,龍勝縣開始建設防洪視頻監控體系,在河流匯合處等重點地方,安裝了全球眼,縣領導以及水利部門直接上網就可以了解掌握各條河流的水情,給防汛搶險工作爭取了寶貴時間,對減輕災害損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視頻監控為抗災帶來事半功倍效果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電信全球眼等視頻監控產品的推出,各級政府、防汛部門運用全球眼進行自然災害的防、抗,其獨特作用和效果也顯現出來。
過去各地水情監控靠人工觀測水位尺,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全球眼監控系統的使用,使防汛部門不用派人到現場進行人工觀測,通過網絡監測點24小時隨時掌握水情變化。
全球眼的實時監控,對及時做好汛情上傳下達工作,為領導快速決策提供了極大幫助。在臺風和暴雨天氣里,除了在防汛辦監控中心可以實時觀看現場圖像外,政府領導和主要指揮人員也能通過網絡授權,直接在異地上網遠程查看水庫水閘實時情況,進行遠程調度指揮。全球眼等視頻監控產品,不僅使各級政府、防汛部門得到準確及時的預報,還在指揮調度、傳遞汛情和救災信息方面發揮獨特作用,起到了有效減少抗災成本,提高抗災效率的較好效果。
3G將是運營商提升整體視頻業務水平的關鍵
社會信息化的進步,使視頻監控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救災、教育、政府、娛樂、醫療、酒店、運動等領域。2007年,中國電信已在全國建成6萬多個網絡視頻監控點,分別應用于社會治安、城管、衛生、消防、防汛、安全生產、交通、金融等19個部門與行業。
用戶需求的不斷增加,正成為運營商發展視頻監控業務的源源動力。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10年,全球眼等數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將覆蓋全國地級市。
全球眼、新視通等基于寬帶的視頻應用為各級政府、防汛部門防災抗災工作的部署、指揮調度,提供快速的視頻通道。不僅實現遠程監控而且也提升了監控的準確性、精確性以及工作效率,尤其是對偏遠地區以及局部地區的水情能提供第一手的資料。
但是,現有的視頻監控仍有不足之處。如圖像處理技術仍需進一步提高,圖像存儲時間有待進一步突破,與使用者的需求還不夠緊密,等等。不過,隨著3G的到來,這些不足有望得到完善。屆時,運營商將借助3G技術提升視頻應用服務水平,視頻應用也將在3G時代中得到升級。
3G的一個顯著優勢就是適合移動數據業務的需求。因此,它不僅是提升數據視頻能力的重要突破口,也是運營商提升整體視頻業務水平的關鍵。可以預見,運營商將大力借助3G發展綜合視訊業務。而視頻監控業務的應用,作為建設和諧社會的有力工具,抗災救災的有力幫手,在今后的發展速度將繼續加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