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業界動態 > 半導體產業是否進入“無利潤繁榮”時代?

半導體產業是否進入“無利潤繁榮”時代?

作者: 時間:2008-06-20 來源:SEMI 收藏
  產業是否進入了“無利潤繁榮”時代?產業是否無法再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率來滿足空前高漲的產能需求?在美國加州HalfMoonBay舉行的“SEMI產業戰略座談會”(SEMIIndustryStrategySymposium)上,LamResearch總裁兼CEOStephenNewberry針對產業的狀態發表了觀點,并指出目前復雜的財務狀況用“無利潤繁榮”來描述是再合適不過的了。Newberry的講話被與會者評價為此次座談會上的最佳演講,但其觀點也受到質疑,有觀點認為產業仍然努力地在繁榮市場中制造利潤。

  “無利潤繁榮”時代在其他產業中也曾出現過,如上世紀70年代的鋁產業。“無利潤繁榮”在當時被定義為指某個產業平穩運行但無法獲得足夠的投資回報率來建設新的生產設施以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需求。Newberry在演講一開始就提出半導體產業是否正進入類似的時代?他提出了一些尋找問題根源的思路以及目前產業應對這種狀態的策略,最后他對供應鏈在充滿挑戰的市場上如何生存給出了建議。

  目前市場形勢中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自2003年以來IC元件增長速度快于之前的12年,而平均銷售價格(ASP)卻持續地下滑到警戒水平。在此期間單位價格的下降速度快于單位成本下降速度,這嚴重侵蝕著產業的利潤。Newberry拿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之前的兩個時期進行了比較:1992年至1997年——強勁需求伴隨價格強勢增長;1998年至2002年——市場興衰交替,價格波動劇烈。通過與這些時期進行平均銷售價格、運營利潤和元件增長相關性等方面的比較,顯示了當前市場的獨特與險惡。

  Newberry還分析了平均銷售價格、元件數量和運營利潤的聯動對各類產品廠商的影響。所有廠商均能感受到利潤的挑戰,邏輯電路、/制造商尤其嚴重。Newberry給出了前40家芯片制造商的運營利潤,數據顯示平均運營利潤已從2003年的23%下降到2007年的12%。更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幾乎所有的利潤是由這40家廠商中的13家創造的,事實上,15家廠商在去年經歷了虧損。如果不計Intel、TI、TSMC以及無晶圓廠商和模擬電路廠商,整個半導體產業的利潤率是-1%,但出貨的元件數量卻在增長。

  在談及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時,Newberry專門提到了存儲器市場,指出太多廠商可輕易獲得資本且采取同樣的策略進入市場,造成供應過剩。“所有廠商都采取降低成本的策略,這簡直是一場進入價格谷底的賽跑。”Newberry給出了歷史上各類產品廠商的財務狀況,他強調:“顯然,成本并不是創造利潤的關鍵因素。”

  當前產業把降低成本作為唯一出路致使上游產業利潤減少,這嚴重影響了設備材料供應鏈。Newberry指出供應商對于實現摩爾定律、尺寸縮小獲得經濟效益以及改善成品率承擔了責任且非常有效,但是他們無法“克服供需不平衡和無效的商業模式”。Newberry羅列的數據顯示,即使晶圓設備供應商所有的利潤——約60億美元——全部補償給IC制造廠商也無法填補利潤缺口。

  最后,Newberry總結了當年鋁產業走出“無利潤繁榮”時期的方式。通過更有效利用全球數據、更深入理解需求和存貨趨勢、更嚴格的財務制度以及更廣泛的供應鏈合作,鋁產業又回到了良好的狀態。Newberry強調,半導體產業可以借鑒許多相同的方法,以獲取克服當前問題所必需的變革。


關鍵詞: 半導體 DRAM NAND NOR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