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 Micron:立足蔭罩拓展引線框架
【賽迪網訊】隨著CRT(顯像管電視)向LCD(液晶顯示器)、PDP(等離子顯示器)轉型,CRT的市場逐漸萎縮,但蔭罩制造商LG Micron仍然在滿負荷生產。同時,為了滿足中國IC市場發展的需求,公司將于今年7月份開始向世界三大封裝廠供貨引線框架,預計年底引線框架的銷售額可占公司總銷售額的20%~30%。不過,福建省的IC封裝廠比較少,LG Micron的產品主要輸出到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這給LG Micron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發展福建的IC產業勢在必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3660.htmCDT蔭罩一枝獨秀
LG Micron是LG集團三大事業領域中電子和通信事業領域的直屬企業,是全球專業生產超精密電子零部件的領導企業。LG Micron(福建)電子有限公司(簡稱LGMF)是韓國LG Micron公司在海外投資的第一家公司,也是LG集團在福建投資的第一家生產型企業。LGMF由韓國LG Micron公司(80%)、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15%)和馬尾開發區政府(5%)三方于2001年12月共同投資設立組成,總投資1億美元。LGMF主要生產彩色顯示管CDT(計算機顯像管用玻殼)、CPT(電視機顯像管用玻殼)用的高分辨率蔭罩板、LF(IC用引線框架)。
目前CDT市場不斷萎縮。不過,LGMF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某些特殊的工程顯示器必須使用CDT;此外,在第三世界國家和一些不發達國家,對CDT仍有一定的需求。據估算,目前每月CDT用蔭罩板的需求量為50萬~70萬套,全球年需求量約800萬套。目前生產CDT用蔭罩的廠家大多退出,只有LGMF獨家生產。“這對LGMF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LGMF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對來說,CPT市場萎縮的空間已經不大了。“LCD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很難再搶占CRT市場,除非LCD價格降到與CPT接近,但這顯然很困難。”LGMF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LCD廠商希望保持一定的利潤空間,他們并不愿意犧牲大量的利潤空間來搶占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場。此外,LCD的壽命只有6年左右,遠遠遜色于CRT(CRT的壽命有15年以上)。因此,CPT在未來還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尤其是在三、四級市場以及發展中國家。預計今年CPT銷量可達到1億~1.2億臺。
相對于CDT用蔭罩只有LGMF一家生產,CPT用蔭罩競爭比較激烈,目前有彩虹、YMC、NMC、LG Micron生產。彩虹生產CPT用蔭罩主要供自己使用,其他三家搶占全球市場。
CPT用蔭罩利潤比較薄,下游彩管廠每年要求蔭罩廠降價,而原材料價格每年上漲,因此利潤逐漸攤薄,很多彩管廠、蔭罩廠都已經關閉了,而且市場變化越來越快。“因此,LGMF面臨的壓力很大,客戶需要時LGMF才采購原材料,因此經營起來難度比較大。但是LGMF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反應速度快、風險控制好。”LGMF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拓展引線框架市場
面對CRT向LCD、PDP的轉型,LGMF也開始開拓新的產品。2006年,LGMF預計中國未來IC發展會越來越快,但引線框架基本靠進口,LGMF開始轉型生產引線框架,并于2007年開始量產。“目前,我們已經獲得世界三大封裝企業的認證,預計今年7月份可完成供貨,年底引線框架的銷售收入有望達到公司總收入的20%~30%。”LGMF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LGMF今年整年的銷售額可達到5億元。明年,產能穩定后,LGMF會投資新的引線框架生產線,屆時引線框架所占的銷售比例會更高。
“立足于蔭罩行業,往引線框架這個方向發展是LGMF未來的發展方向。”LGMF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LGMF已經量產引線框架,并主要滿足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的封裝企業,而福建省內封裝廠比較少。其實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這些封裝廠主要是我國臺灣企業,而福建是離臺灣最近的省份,并與臺灣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因此福建省必須發揮對臺優勢,引進一些封裝廠商,這樣整個顯示器件產業鏈才能慢慢形成,并逐步縮小和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的差距。
LGMF也有一些引線框架銷往臺灣,臺灣需求市場反應非常迅速,訂單下達后兩三天產品就要到達。但是由于大陸和臺灣沒有實現三通,這些產品運往臺灣一般需要六天以上,但其實直線距離只有一天路程,這給LGMF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我們急切盼望大陸和臺灣可以實現三通。”LGMF相關負責人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