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數字電視醞釀提價或引發多米諾效應
在基本完成了有線電視數字化整體轉換后,廣州有線從今年元旦開始實施了新的收費標準。不過,這個經廣州市物價部門通過聽證確定的26.5元/月的收費標準,卻面臨著重新聽證的考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1723.htm4月14日,廣東省物價局副局長孫慶奇表示,今年廣東省物價部門準備以有線電視收費為突破口,建立價格改革評估制度,“聽取各個方面的意見,同時對重新進行核查,然后在此基礎上,對有線電視收費標準該調整的調整,該糾正的就糾正”。
記者了解到,在自2005年開始的轉換潮中,全國各地圍繞著有線電視收費調整的爭論此起彼伏。率先完成轉換的青島將收費標準提高到22元/月,此后其他城市紛紛仿效,最高的深圳收費標準為28元/月。
很顯然,廣電運營商希望通過提高收視費的形式,來盡快回收數字電視整體轉換的成本,并且提高自身的值。但在CPI快速上漲的當下,提高收視費卻遭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平衡的難題,并由此引發社會輿論的反彈。
一旦廣州有線電視的收費標準在再次聽證后調低,會不會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多米諾效應”?
調整有線電視費呼聲
據記者了解,廣州的有線電視用戶接近280萬戶,其中廣州有線擁有210萬戶,而廣東省有線網絡公司擁有65萬用戶。
截至目前,廣州有線對用戶的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已經進入尾聲,而廣東省有線網絡公司的整體轉換也已啟動。而目前廣州有線實行的26.5元/月的收費標準,則是于2006年5月經過幾輪聽證后由廣州市物價局確定的。
但一直以來這個價格成為許多消費者反映的焦點問題。
孫慶奇表示,廣州市有線數字電視收費標準確定的兩年來,不時會有市民通過信件、互聯網、12358電話等反映有關問題,目前的焦點問題主要集中在各城市價格存在差異、第二個機頂盒太貴等方面。
廣州市海珠區金碧花園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廣州市有線電視整體轉換為數字電視后,今年元旦的收費價格從原來的17元/月提高到26.5元/月,價格要比佛山的19元/月高出近40%,“同樣都是數字電視,顯然廣州的收費有些偏高”。
對此,廣州有線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這個價格的確定其實與各城市的消費水平有關,就像深圳的出租車收費標準比相鄰城市要高一樣。”
然而,這樣的說法卻不能被消費者接受。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廣州有線的做法有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之嫌。
佛山市廣電局的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佛山的收費標準較廣州、深圳等城市低的原因之一是,佛山的整體轉換采取了引進戰略投資者共同投資、共同分攤風險和收益的模式,這樣就不需要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該人士認為,深圳的有線運營商天威視訊在整體轉換時進行了雙向改造,其前期線路改造成本高達5億元,將收費調高為28元尚屬正常,但廣州有線目前完成的只是單向改造,收費卻高達26.5元/月,顯然是為了盡快收回成本,并從2008年開始投資雙向改造。
轉嫁成本追問
廣東省物價局有關人士表示,廣州有線前期的投入不能完全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且廣州市物價局于2006年5月確定收費標準時,就應該進行嚴格的成本核查,而不是簡單拷貝全國其它地區的收費標準。
4月9日,在廣東省物價局的接訪活動中,數字電視收費標準再次成為廣州市民投訴的焦點,這讓廣東省物價部門決定對有線數字電視的成本重新進行核查,然后在此基礎上對有線電視收費標準進行調整。
對此,廣州有線有關人士表示,公司將積極參與配合廣東省物價局對數字電視成本的核查工作。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其實,廣州有線今年以來一直在對其數字電視節目進行調整,于3月19日新增加了時尚頻道和兵團電視兩套免費節目,在此之前還增加了免費的郵輪旅游頻道。
同時,廣州有線還針對付費節目進行了多項優惠活動,比如說安裝珠江寬頻的用戶就贈送東方財經頻道三個月,還對N點播增加了電影、綜藝兩大頻道。
顯然,這些做法是為了讓消費者增加對其數字電視節目的滿意度,但這些“小動作”仍然無法讓一些用戶滿意。
在這種情況下,針對第二臺機頂盒收費過高的問題,廣州有線近日悄然將其收費價格從原來的750元/臺下降到600元/臺。
不過,有參與廣州有線整體轉換的機頂盒廠商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長虹、同洲等企業的機頂盒成本價格目前已經下降到了300元左右,因此,廣州有線即使降價依然可以獲得翻番的利潤。”
分析人士認為,廣州有線要想在初步定于今年5月的第二次針對數字電視收費的聽證會上成功過關,還需要提出更有效的調整方案。
記者了解到,無論是廣州有線還是廣東有線,接下來都還需要投資有線電視網絡的雙向改造,僅廣州有線的投資就將超過5億元,而調低目前的收費標準顯然讓廣州有線面臨壓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