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繼電器測試(06-100)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1409.htm時間繼電器是一種時間控制元件,其具有延時精度高,延時范圍寬、使用壽命長、功耗小、輸出觸點容量大、調整方便和直觀;另外還具有外觀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緊湊等優點。從功能種類上分:有通電延時型、接通延時型、斷電延時型、短開延時型、間隔延時型、往復延時型(周期通斷)、累計定時、多路延時型、星—三角起動型和多功能延時型。而涉及到時間繼電器具體所需檢驗的延時參數:如延時重復誤差Er、整定誤差Eset、電壓波動誤差Ev、溫度誤差Et、綜合誤差Ec等在具體測試時較煩瑣,尤其在上述延時參數Er(重復誤差)、Eset(整定誤差)、Ev(電壓波動誤差)又是判斷時間繼電器延時性能的重要依據,而上述參數在檢驗人員進行檢測時就必須逐臺在專用的時間繼電器測試臺上與高出被測產品一定精度的時間計時儀進行同步類比,將其被測產品設定顯示值與其高精度計時儀相比對以計時儀所顯示的時間為延時參數,并且還需對每次所測量的參數進行記錄,待所測規定次數達到后,然后再根據相應的誤差公式對其數據進行驗算處理。對其結果與規定的允許誤差值比較,最終判定該誤差產品某項誤差指標是否達到規定要求。
上述傳統的檢測手段則對檢驗測試人員的要求較高,相應的檢驗強度及人為的數據處理工作量也很大,而在檢測和記錄中難免會出現誤差,從而影響到對被檢測的正確判斷。基于上述考慮,用單片機和相應外圍檢測系統將時間繼電器延時參數數據進行檢測并儲存保留,待所確定的檢測次數完成后,通過對其存儲的記錄數據進行 處理,對處理后的延時誤差值與被測產品允許的延時誤差相比較來判定產品延時誤差是否符合要求,并將其最終結果傳輸到微機中并且打印出來。通過單片機對檢測過程中的自動檢測,這在檢測過程中大大降低了檢驗人員的工作強度,對產品的檢測也更加科學,更加規范,相應的延時誤差及延時參數也醒目直觀,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產品的檢測精度。總之,智能化對時間繼電器參數的檢測有其很強的適用性,它不僅大大簡化了相應檢測操作,也為檢測的準確可靠提供了較好的保證,所以智能化的檢測會在時間延時參數檢測方面會越來越體現出其優越性。
典型時間繼電器時間參數測試電路
在典型時間繼電器測試電路中,一般常規采用石英計時儀與被檢測時間繼電器進行延時同步比對。石英計時儀精度可達10-4~10-7h,且檢測時間范圍可調(可根據被檢測產品選擇相應的S、min、h計量單位),每次測試后可控制使其自動清零。被檢測時間繼電器延時顯示最小時間為0.01S(10ms),石英計時儀精度可滿足其測試精度要求。
因時間繼電器使用范圍較廣,也從而導致工作電壓規格的多檔性。如考慮使用模擬式指針儀表可考慮1.5級,并且使AC(DC)電壓顯示均考慮分檔顯示其電壓值應使其刻度在1/3~2/3處使用,以確保其精度。如DP(數字)面板表可考慮采用表來指示其電壓值。另外對ACV考慮其波形失真度不應大于7%,其頻率誤差不大于50Hz+2%;DCV峰值紋波系數不大于5%。
以被測產品工作AC220V,延時時間10S,測試AC220V試驗電路示于圖1(a)。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