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分析:手機電視標準緣何難產

分析:手機電視標準緣何難產

作者: 時間:2008-01-28 來源:通信信息報 收藏

  現在,距離2008年的奧運會只有不到7個月的時間了,我國手機電視產業屆時能否提供服務已然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在三網融合的趨勢下,廣電和電信兩大陣營開始有些淺層接觸。但客觀地說,在很大程度上兩大陣營仍維護著各自的運營體系和監管體系。然而,手機電視業務的普及與推廣,勢必需要兩大陣營的深度合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78081.htm

  “標準”競爭決定產業鏈主導權

  手機電視與其他新技術一樣,“標準”是這個領域的制高點。現有的5個國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電視標準各自為政,進行著激烈角逐,其中包括清華的DMB-TH、北京新岸線的T-MMB、華為的CMB、泰美世紀的CMMB以及中國標準化協會的CDMB。泰美世紀的CMMB是國家廣電總局力挺的標準,新岸線的T-MMB由信息產業部主導,在此種情況下,手機電視國家標準評選結果最大可能是CMMB和T-MMB的競爭。

  在手機電視產業發展中,誰的標準能得到推廣,就意味著可以在未來的手機電視業務市場發展過程中成為實質主導者。兩大陣營關于手機電視標準的各執一詞最早見于2007年1月4日,廣電總局下發了《廣電總局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試驗管理的通知》,強調未經廣電總局批準,任何單位不得擅自進行任何形式的移動多媒體廣播技術試驗。

  與此同時,信產部上報了手機電視的相關國家標準草案,包括了北京新岸線提交的T-MMB標準和中移動提交的手機電視業務層規范。圍繞手機電視的國家標準,信產部與廣電總局之間混戰此起彼伏。

  從國際上看,發展較好的手機電視業務大部分是基于廣電系的DVB-H或DMB標準,這就意味著:在國外,電信運營商基本只能充當終端接入平臺的提供者,無法占據產業鏈的主導地位。日韓運營商的對應方法是向產業鏈上游的內容和網絡環節擴張,例如SK電訊發射DMB衛星、NTT DoCoMo收購電視臺的股份等。中國移動對鳳凰衛視股份的收購可以看作是對手機電視業務發展的預先戰略部署與未雨綢繆。

  13.5億市場是個巨大誘惑

  2004-2007年,在國內各地已有手機電視業務的應用,但國內手機電視市場仍處于待啟動階段,未形成很大市場規模。但伴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消費觀念和習慣的改變,手機電視業務市場將會進一步成熟,同時給產業鏈各環節帶來巨大的商機。近在咫尺的08奧運便可能成為手機電視產業極大的需求驅動,如果手機電視產業能順利發展,2008年,中國手機電視市場總體規模預計可能達13.5億元人民幣。

  正因為手機電視未來前景誘人,手機電視標準成為各利益集團爭搶的目標也就毫不奇怪。各部門對手機電視抱以如此熱情,其實并不在于現階段能夠吸引多少客戶,而是為了進行商業模式的探索,以便在網絡和政策條件具備后,率先發力。

  “激勵不相容”導致利益糾葛

  長久以來,手機電視標準這個問題在部門監管層面上一直難以實現突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電信與廣電監管部門所涉及的監管存在著代理人問題,也就是說,廣電部門與電信部門的利益沒有有效“捆綁”。

  德瑞電信咨詢建議: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或政府部門來協調電信部門和廣電部門之間的利益,最好能利用“激勵相容”的原理將兩大部門的利益捆綁在一起。通過全面合作使電信部門利益與廣電部門利益捆綁在一起,進而使得兩大部門的利益實現“激勵相容”

  在這場標準之爭中,廣電部門和電信部門雙方都忽視了對方的優勢和自身的軟肋。雖然廣電部門有頻譜和內容監管權的優勢,但亦有著難以逾越的不足,即只能單向傳播,無法接收來自用戶的上傳信息;其次,在用戶的管理、計費、市場推廣、業務運營等方面,廣電運營商也有難以彌補的缺陷,而這些恰恰是電信運營商的強勢所在。

  反觀之,電信部門有直接控制終端和豐富手機用戶資源的優勢,但一來對內容開發的經驗不足,二來涉足內容運營領域可能招致強大管制壓力。綜上所述,兩大部門都有很明顯的優劣勢,只有通力合作才能把手機電視這個蛋糕做大做強。

  奧運會的舉辦為手機電視的試點運營提供了契機。奧運會已臨近,各大部門不應該還停留在手機電視標準之爭的內耗上,而是應該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服務大眾為最高宗旨,通力合作,使手機電視能夠健康發展!



關鍵詞: 手機電視 標準 CMMB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