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2008集成電路重組盤整不可避免
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起步較晚,近幾年時間一直高速發展,保持30-50%高速增長,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設計分會統計2007年年增長只有12%,遠低于前幾年的快速增長。
2008年相信對于超過500家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中的大多數將更加艱難,幾年來對集成電路設計業的連續投資2008年到達收獲盤整期,上市的上市,重組的重組,清盤的清盤,一些成功把握市場脈搏的公司會繼中星微、珠海炬力、上海展訊后進入資本市場,更多的公司則可能面臨被收購甚至清盤的命運。
超過五百家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可能比全世界集成電路設計公司總和還要多,應當說500家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帶有一定的中國特色,因為中國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的大力支持,許多公司的成立源于政府資金的扶植,同樣有許多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每年都依賴從政府獲得資助生存,這類公司在500家中占據了相當比例,相信只要國家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扶植依然存在,這類公司還會活得很好,不過由于體制原因,這類公司對產業的作用相對也較弱。
在中國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中,通過VC投資同樣占據較大比重,近幾年很多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一般都得到了各種風險投資的大力扶植,像上海展訊就是通過VC的扶植直到NADAQ上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不過也應當看到雖然海歸人員具有較強的技術背景,卻往往缺乏對大陸市場的充分了解,很多公司開發的產品往往在市場上缺乏銷路,所謂重組盤整指的主要是這部分公司。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制造基地,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即使產生震蕩整理,依然難阻未來的高速發展,近幾年國際知名集成電路公司紛紛在國內成立研究開發中心,對于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整體的推進和人才培養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成為集成電路研發基地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從另一個側面也推動了產業的發展,不過這類公司對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營業收入雖然很難帶來較大貢獻,但是,對加強整體的競爭力的貢獻卻是毋庸置疑的。
與VC投資互聯網公司不同的是,投資集成電路產業VC一般都會要求有較快的投資回報期,畢竟作為較傳統的產業,兩三年時間已經足夠創業者帶領企業走向成功,事實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中星微、珠海炬力、上海展訊的上市已經帶來了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成功起步,目前正在醞釀上市的公司也超過十家,像瑞芯微、深圳芯邦等眾多公司已經在所處領域取得業界領先的市場地位,不能說不是這些年政府大力扶植所取得的成果之一。
成績不代表沒有缺憾,在肯定中國集成電路發展的同時,也應當看到眾多的集成電路公司在走向毀滅,公司主導產品沒有銷路,核心骨干離職,資金鏈斷裂等等都會引起集成電路公司的動蕩,與互聯網公司相似的是,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最大的資產是人,人員的動蕩對公司的影響是巨大的,對于經營不善的公司被收購反倒是完美的結局,否則投資商往往會人財兩空。
不同于電子制造業,集成電路行業發展非常迅速,產品生命周期一般較短,能有3-5年已經非常不錯,前幾年中國集成電路公司的高速發展建立在一批頗具特色企業的興起,2007年開始的盤整也意味著公司高速發展之后盤整階段的到來,如何在一款產品成功后保證公司的長久發展,是每一個具有一定規模公司必須要考慮和面對的,一招鮮很難保證公司長久的競爭力,這是一道任何公司都要面對的門檻,也是走向一流集成電路公司必須經歷的煉獄。
很多業內人士都預言未來十年華人肯定會出現Intel這一級別的集成電路企業,就目前來看由于臺灣企業起步較早,像聯發科已經進入世界Fabless的前十,大陸企業目前規模較小,不過基于大陸巨大的消費市場和全球電子產品制造基地的優勢,相信一定會有企業經歷煉獄走向成功,2008年的盤整肯定會帶動新一輪的高速增長,也會加速中國本土集成電路巨無霸的產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