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編輯觀點 > 參與標準制定比自己訂標準更現實

參與標準制定比自己訂標準更現實

——
作者:迎九 時間:2008-01-0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現在有很多我國本土標準,從誕生都實施都充滿了艱辛和坎坷。一些良好的初衷或藍圖,為何貫徹、執行下去步履維艱?恐怕是我們的芯片及周邊生態鏈不完整,某些關鍵環節上離不開外商的支持,還有消費者的接受度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76002.htm

因此,不僅要重視自己訂立本土標準,國內的企業也可以考慮參與一些國際標準的制定。這,相比于自己訂立標準,與現行的國際標準對立更容易被社會接受。

“知道”標準,但做不出產品

因為一些標準委員會的標準制定,也許只有幾家企業參與討論,投票時維護所參與的幾家公司的利益。其他企業后來想介入時,從字面文本看不出來乾坤,但做不出產品。因為如果你做到一定程度,會發現有很多繞不開的專利限制。因此要參加標準的制定。

結成產業聯盟成為創新的新動向

而且這幾年,國際上產業聯盟的創新成為創新的主要特點。幾家企業聯合推出標準,甚至民間資源和政府也出面助力。這種共贏的聯盟方法值得重視。

回顧我國30年來的改革開放,主要是競爭性創新,競爭性創新即自家企業的新產品開辟出一片新天地;現在,我國也有閃聯、AVS等產業聯盟式的標準出來。

下一步,一些有條件的公司也可以考慮直接和國外標準組織合作。

做標準贏利可觀

標準為一些企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例如,高通公司因為CDMA成為世界最大的fabless(無半導體生產線公司)。TI在通信領域成功,也是善于收購參與制定標準的小公司,或者積極參與新標準的制定,因此在ADSL、802.11等方面走在前列。

當今技術程加速發展態勢,新標準越來越多。因此,我國熱心標準的企業也可以考慮走參與制定標準這條路。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