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我國電子行業EMS/ODM穩步發展

我國電子行業EMS/ODM穩步發展

——
作者: 時間:2007-10-30 來源:中國電子行業網 收藏

  目前在行業,OEM、模式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范疇中的許多企業都在與其客戶共同設計或聯合設計產品,而且在確定IP所有權方面存在眾多爭議。也有公司開始以自己的品牌銷售產品,這種做法被稱為“OBM”,即“自有品牌制造”。而一些OEM,特別是在中國,當其具有多余產能時,亦向海外OEM公司提供服務。

  該產業的進化速度非???,由于其中的各產品領域以及企業本身的特征趨于融合,因此難以進行前后一致的歷史分析。美國市場調研咨詢公司TechnologyForecasters(TFI)的分析師認為,商業模式的革新將會進一步加速,而且隨著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它將成為創新的焦點和那些能夠應對這些復雜關系的企業的競爭優勢。

  外包市場溫和增長

  TFI的分析師指出,2005年EMS和ODM市場總體營業收入為2,024億美元,合計增長率約為13%,其中ODM市場的增長速度為18%,EMS市場為10%。預計未來五年該產業的增速將溫和放緩。推動ODM總體市場發展的因素包括:PC和通訊領域中的大型OEM公司正在利用它們提供的設計、軟件和相關服務。這些客戶愿意與ODM簽署聯合設計協議,以使自己內部的工程和制造資產能更好地專注在核心競爭力和主要戰略上。同時,ODM也從制造業向中國大陸的持續轉移中受益,只在臺灣地區留下象征性或面向利基市場的制造設施。

  導致ODM增長速度放慢主要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是利潤率下降;二是ODM仍被排斥在工業、醫療、電信基礎設施或軍事應用等許多領域之外。利潤率下降促使許多ODM公司專注于自有品牌的業務。TFI認為,在未來3-5年里,與OEM聯合設計的增長將為ODM在其它領域創造機會。

  EMS的增長速度在未來幾年也將比較溫和。在我們所追蹤EMS公司的新增銷售收入中,約有22%是來自富士康這一家公司的快速增長。推動總體EMS市場增長的因素包括:產業總體市場的增長、新的OEM公司采取外包策略、面向ODM公司的業務增長、在ODM較難介入領域的業務增長。

  從各地區的增長率來看,未來五年里地區的分布情況將會略有改變:2009年亞洲占全球總體合同制造銷售收入的比例將從目前的63%升至66%;在北美這一比例將從目前的21%降至19%;歐洲所占比例將從16%降為15%。

  TFI采用了一個標準尺度-“EMS滲透率”來衡量產業領域的外包數量,即EMS(或ODM)的銷售收入占OEM總體銷貨成本(COGS)的比率。目前,行業的EMS滲透率為19%,預計2009年將增長至24%。由于不能獲得所有OEM的銷貨成本,因此按這種計算方法得出的滲透率偏于保守。此外,像軍事/航空業等行業采用的是OEM到OEM的外包,因此未被計入這些數字之中。各行業的外包數量也是具有顯著差異的,比如網絡設備行業,OEM公司傾向將制造業務全部外包,滲透率超過90%,而消費電子等其它產業可能只是接近40-50%。

  對于EMS和ODM公司來說,利潤率則一直在下降。主要ODM廠商的利潤率從10%降至目前的4%,二線ODM廠商的利潤率則更是低到1%;而許多大中型EMS廠商一直在虧損運行。

  為應對利潤率的下降,EMS和ODM公司紛紛從擴大銷售收入和提高收益兩方面入手來改變其岌岌可危的市場境況。從擴大銷售收入來看:EMS公司采用的方式是主要關注醫療等新興領域,為ODM公司提供裝配服務和服務于剛剛開始外包業務的OEM公司;ODM則采用大幅降低價格以贏得大型合同,或通過整合獲得規模優勢。從提高盈利來看:EMS公司開始提供設計服務,開發IP;ODM則更多地關注提出自有品牌的產品,且繼續將制造業務從臺灣地區轉移到中國大陸。

  中國EMS/ODM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在中國地區存在多種外包模式,比如OEM公司在產能多余的時候,向其它OEM提供EMS服務;本地EMS公司隨著規模增加,開始發展自有品牌業務。因此,計算中國外包服務市場規模并不容易。TFI最近發表的關于中國本土EMS/ODM產業的報告對中國電子企業進行了一個分類,包括全球OEM、EMS、ODM、中國電子制造及設計服務提供商和中國OEM等。該報告預計2005年中國市場上EMS/ODM合計營業收入約383億美元。

  該報告還指出,中國電子公司正在向產品價值鏈的高端前進,他們雇用了數百名研發工程師,向客戶提供越來越多的技術方案和創新性產品。中國EMS/ODM公司的優勢主要表現在價格、承接小型合同的能力以及本地化的基礎設施。但是他們在溝通、質量控制和IP方面存在劣勢。一些中國EMS/ODM公司利用美國或歐洲的辦事處,或者從美國硅谷招聘的銷售人員和經理解決這些問題。

  中國OEM向海外市場的擴張

  在全球產業鏈向中國轉移的同時,中國的電子公司也一直努力向海外擴張。目前,他們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面向東南亞、俄羅斯和非洲等欠發達市場,采用低價策略進行滲透,比如中興和華為。他們先是利用政府優惠政策和本地銷售渠道達到相當規模,然后再利用這些能力進軍全球競爭對手較為忽視的市場。通過這種方式,中國OEM不僅擴大了銷售收入,且在國際市場中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二是通過建立海外研發中心工廠使資產本地化,從而滲透西方市場。最典型的是海爾的例子,他們于2002在美國本地建立設計、銷售中心及制造工廠。三年之后,海爾美國公司品牌的小冰箱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超過了50%。海爾發現,一旦美國消費者開始把它視為本地品牌,它就能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在其南加州工廠為美國市場增加其它產品線。它利用從成本較低的中國工廠運來的成品或元器件,保持小批量和高需求產品的較短補貨周期,并同時擴展其在美國的業務基礎和本地資產。這種做法還幫助中國OEM應對美國和其它WTO成員國在人民幣匯率和貿易順差問題上對中國施加的壓力,同時提供了一種避免反傾銷訴訟的手段。

  三是與知名的海外品牌建立分銷聯盟或合資企業,借助合作伙伴的資源拓展海外市場。比如TCL與法國電子巨頭湯姆遜(Thomson)曾在2003年末組建了一家合資企業,使其可以利用Thomson和RCA品牌、湯姆遜的北美和歐洲分銷網絡及在墨西哥、波蘭和泰國的生產設施。

  雖然對于中國OEM來說海外擴張可能是很好的戰略,但并不一帆風順,因為這些項目所需的資金可能非常驚人。聯想選擇了一條最快捷的路線-收購IBM的PC部門,這種做法可以立即獲得一些好處,但在調和不同企業的文化方面也為之帶來巨大挑戰。

  把生產靠近最終市場,以獲得靈活性和降低運輸成本最近再次受到全球EMS和ODM公司的肯定。過去三年,全球制造業紛紛涌向中國市場,但現在墨西哥和東歐的EMS/ODM投資復蘇,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上述觀念。結果是頂級EMS和ODM公司重新重視全球整合性運作,并使供應鏈具有靈活性。這種全球整合運作將可能對中國EMS/ODM業務帶來影響。

  未來的影響因素

  在未來五年內,兩個宏觀經濟現象可能對整體全球GDP構成嚴重的負面影響,進而對電子產業造成沖擊:一是能源成本持續高居不下;二是房屋市場泡沫破滅。其中的任何一個現象都可能導致消費支出大幅下滑,最終導致經濟衰退。

  另一個可能對電子產業造成重大影響的是歐洲RoHs和WEEE等環保法規紛紛出臺,而全球其它地區包括中國在內也在積極準備制訂類似的法規。在計劃和實施從產品中清除有害材料和提供回收方面,各電子制造商處于不同的階段。由于這些法規覆蓋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涉及這些復雜和相關供應鏈中的多家公司,因此貫徹時需要相互合作和數量驚人的文檔。經理們感到擔心,因為他們意識到這一問題與千年蟲相似,時間緊迫,他們的產品必須及時做出改變,否則將會失去客戶。但是,絕大多數公司的準備情況差得很遠,難以在最后期限之前達到法規的要求。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