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一成大學生有心理問題
——
廣東省近幾年每年對各大高校新生進行心理普查,最終發現有10%~20%的新生有輕生等心理問題。據介紹,目前部屬省屬高校心理咨詢室設置相對完善,但職業、民辦高校的設置幾乎空白。 專家認為,廣東省心理醫生缺失而且訓練還不夠。
據廣州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東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專業委員會主任邱鴻鐘介紹,大學生輕生與家庭教育、社會競爭壓力、學校教育有關,高校教育缺少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對愛的能力和力量缺少發掘。“去年廣東省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非正常死亡有19人。”邱鴻鐘教授說。
據他介紹,自從2001年教育部要求各大高校設置和開展大學生心理咨詢室后,高校每年都會對新入學的新生進行心理普查,通過填寫問卷在半個月時間內掌握新生的心理狀況。問卷填寫中發現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學校會組織專家找他們談話,以確定學生填寫時是故意亂填還是真有心理問題。
“廣東省各大高校每年有10%至20%的新生有輕生傾向。”邱鴻鐘教授說,對確實有心理障礙的學生,學校將其列入心理關愛對象,指定人注意該新生的心理狀態。
據介紹,目前廣東省各大部屬省屬院校已經建立了相應的心理咨詢室或輔導中心,但是,一些職業、民辦高校在學生的心理疏導方面相對還是一片空白。
據專家介紹,目前醫院內的許多心理醫生是由神經科醫生轉過去的,對于本可以通過心理疏導讓心理障礙者得到治療的,很多醫生選用了藥物治療。而藥物治療對身體的傷害極大。“國內的心理治療比起國外至少滯后30年。”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所長李紹昆博士認為,國內的心理醫生不但缺乏,而且訓練不夠,一些心理醫生臨床經驗不夠豐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