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產業:美夢背后的危機
一、眾所期待的夢
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市場皆對2006年是LCD背光源大幅采用的一年,當時最寄予厚望的就是7英寸LCD背光源,而主要應用則為車用液晶電視、PORTABLE DVD等,然而隨著各家廠商宣稱已開始出貨,但是直至目前為止,其對營收貢獻仍小,其因包括其滲透率因部份技術規格仍待加強外而一直無法提高,加上一片7英寸LCD背光源約需要21顆,所以貢獻一直沒有顯著之效果,而今年以來市場把對LED的夢轉移到NB用LCD背光源、MONITOR背光源及液晶電視背光源,就數字來看,這個夢確實相當吸引人。
2006年各產品的需求量分別為MONITOR 1.1億臺、NB 0.65億臺及液晶電視0.32億臺,粗略合計為2.02億,而對照推動上一波LED盛況的手機需求量為約9億支,其總需求量明顯小于手機需求,但是因為手機使用LED的數量并不多,包括手機按鍵4~6顆及面板背光源的2~4顆,充其量最多10顆,而光是單一片7英寸LCD背光源需求即要約21顆,更何況是更大尺寸的NB、MONITOR、液晶電視,而為求畫質的品質,其中MONITOR及液晶電視更有機會使用R、G、B三色混光,其需求量將有機會在倍增,因此其總需求量有機會遠大于上一波手機需求潮,研究部初估光是NB及液晶電視的總需求已經遠超過手機的需求,因此若加上MONITOR及液晶電視仍處大幅成長的趨勢下,未來的需求確定另人印象深刻,也因此市場對這一個夢抱持著高度期待的心情,但是近期又傳出NB及液晶電視應用將延后1季或3季,這樣的需求將往后遞延,但是這應該不只有遞延的問題,以往手機面板頂多增大1英寸,但是不論NB、MONITOR或是液晶電視其尺寸的增加更加深了LED應用上技術的難度,因此要快速大量普及應用到各尺寸各產品,其速度應無法如手機應用快速。
二、美夢背后的危機
然而在市場正做這這么龐大商機的夢之同時,其實其背后的危機及挑戰將是特別嚴峻的,先從NB應用看起,以下圖來看NB PANEL尺寸大部份乃集中于14.1~15.4英寸,而訴求輕薄短小的10.4~12.1英寸其占有率其實并不大,僅占不到10%,再對照下方表以10.4~13.3英寸NB的占有率9.4%來估算使用量,其近期需求量應僅有2.7億顆,約不到手機使用量的1/30,因此短期對整體LED產業貢獻并不高。而對液晶電視來看,如果以小尺寸為其先期切入市場來看,10~19英寸的液晶電視市占率約只有15.6%,總使用顆數約僅有6.7顆,約不到手機使用量的1/10,其貢獻亦不是很豐富,但就近期產業的變化來看,由于面板價格持續跌價,使用LED成本仍略高于CCFL的情況下,短期LED切入小尺寸面板的價格成本因素挑戰仍大,因此產業有轉向大尺寸面板液晶電視發展之可能,因為大尺寸液晶電視單價較高,消費群以屬于品質偏好者,LED占成本比重相對較低,加上CCFL在大尺寸上面臨的技術問題也高,因此LED與CCFL的競爭力較有機會顯現,但是根據下圖顯示,45英寸以上液晶電視占有率又非常的低,不到2%,因此對LED營收獲利貢獻將更小,因此短期不論NB或是液晶電視對LED族群的貢獻相對仍小,不過應該屬于加分之效果而不過短期之主力產品。而如果就MONITOR來看,MONITOR并沒有省電之強烈需求,亦無輕薄短小之迫切需要,因此LED要在MONITOR市場打下滲透率就只能從畫質下手,但是由于成本因素,加上MONITOR乃搭配DT使用,因此要求消費者花較高之成本來消費較高畫質的可能性并不高,只有特殊從業人員如美工、藝術、設計等需要高畫質、高色彩顯示的消費者才有此方面之需求,因此其需求量短期應不高,除非LED成本低于CCFL。
除了需求量以外,LED廠需要面臨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專利權的問題,由于NB市占率幾乎被國際大廠如SONY、HP、DELL等大廠占有,而大廠行銷全球的市場最需要考量的是選擇何處生產之LED,由于NB新機之產品壽命并不長,新世代機替代速度極快,絕對經不起LED專利權之考驗及訴訟,因此各大廠要大量采用臺灣LED廠商生產LED的希望并不高,因此降上一段討論的低需求量量加上專利問題,臺灣廠商對于新應用的商機似乎只能再等待時機,對臺灣LED廠的貢獻將再下滑。而液晶電視更有相同的效果,由于液晶電視市場仍集中于先進國家,而要打入這一類地區亦將遭遇專利權之牽制,因此面板廠商要使用LED首先面對的也是相同的問題,由于市場未來空間極大,而LED專利權大部份掌握在美、日大廠的手上的情況下,美、日大廠要放任臺灣廠商切入這一市場的可能性應該不高,唯一有機會的便在于RGB技術的應用,由于如NICHIA、CREE等大廠并不具備紅光之產能,因此臺灣LED廠用紅光LED來交換藍光LED專利的合作將是可能之解決之道,也因此具備有四元產線的LED上游廠將可領先其它廠商更能享受到這一市場爆發所帶來之商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