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嵌入式軟件開發平臺
不久前,市場研究機構Embedded Market Forecasters (EMF)發布了一份報告指出:與嵌入式Linux平臺相比,基于Microsoft Windows Embedded操作系統平臺進行嵌入式系統開發,速度快43%,開發成本低68%。得出這個結論所采用的是TCD(Total Cost of Development,開發總成本)。 這個結論一經發布,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熱衷于嵌入式Linux的人們紛紛出來辯論,對其提出質疑。人們首先要懷疑這份報告的公正性,因為報告作者——EMF分析師Jerry Krasner博士公開承認,微軟為他做出這份研究報告向他支付了費用。
在包括嵌入式軟件在內的大多數軟件領域,微軟的地位無疑是非常重要的。Linux不僅因為繼承了Unix的技術特色,更因為開放源代碼而在商業機制上與一貫封閉的微軟相對壘,贏得了眾多口碑。不過,我們不應該忘記,在嵌入式軟件開發領域并不是兩軍對壘,而是三足鼎立。這里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陣營——商業嵌入式軟件開發工具提供商,例如Wind River的VxWorks。
在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中,誰都希望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推出滿足市場需求、具有獨特競爭力的產品呢。那么,嵌入式軟件開發平臺究竟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衡量標準呢?哪一種嵌入式軟件開發平臺更能有效地幫助電子產品開發商降低產品成本、加快上市速度呢?為了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讓我們對來自微軟、嵌入式Linux和商業嵌入式軟件開發商的聲音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爭執,從衡量尺度開始
衡量任何事情,都必須先有一個標準的尺度。為了說明什么樣的嵌入式開發平臺最經濟有效,首先必須形成一套衡量標準。在這個關鍵問題上,的確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究竟誰的對,我們不妨來個“兼聽則明”。
受微軟公司的委托,EMF研究機構Krasner博士所提出的報告標題是《TCD:嵌入式開發平臺的成本評估框架》,其中首先針對如何評估一個嵌入式軟件開發平臺提出了一套方法。Krasner博士說:“TCD( Total Cost of Development)評估框架可以幫助嵌入式設備制造廠商評估他們花在軟件設計中的總體成本,從而便于他們提高開發設計質量,控制開發設計成本。”
Krasner博士在報告中提出了這樣一個模型:
TCD=TTM x NOE x CPMM
其中:
TTM(Time to Market)為產品從開發工作開始到上市所用的時間,以“月”為單位;
NOE(Number of Engineers used)為開發該產品所需的工程師數量;
CPMM(Cost per Man-Month)為每個工程師每個月所需的費用。
Krasner的調查結果認為:Windows Embedded平臺的平均TTM為8.1個月,而嵌入式Linux平臺的平均TTM為14.3個月,前者比后者快了43%;從對軟件工程師的需求來看,Windows Embedded 平臺中每開發一個產品所需的平均工程師數量為7.9人,而嵌入式Linux平臺需要14.2人,前者比后者節省44%。不管是在哪一種平臺之中,調查報告把每個嵌入式軟件工程師的平均月成本都假定為7500美元,從而得出結論:Windows Embedded平臺中,每個項目的TCD為48萬美元,而嵌入式Linux的TCD為150萬美元,前者大約只是后者的四分之一。
Krasner博士對如此之大的差別所作的解釋是:Windows CE .NET和Windows XP Embedded更為成熟,功能更加豐富,采用基于構件的設計方法,具有集成化的工具集,支持并行開發工作流程。
然而,熱衷于嵌入式Linux的人們對這樣的結論非常不以為然,并且提出了強有力的反擊。
Jerry Epplin是一家名為EmbeddedSpace的嵌入式系統咨詢公司的首席咨詢師。他尖銳地指出:嵌入式開發平臺的評估方法應該準確地衡量開發工作中的全部因素,TTM和TCD的確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可忽視的因素。例如: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