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IC設計中心首次公開亮相 美光擬在中國建立一體化運營模式 —— 作者: 時間:2007-04-04 來源: 加入技術交流群 掃碼加入和技術大咖面對面交流海量資料庫查詢 收藏 在運營四年并取得了豐碩成果之后,美光科技不久前終于向外界正式公開了其設在上海的IC設計中心。美光科技上海IC設計中心正式建立于2003年1月。經過四年的發展,這個最初由7位來自美國工程師快速建立的早期團隊如今已經成長為研發人員總數超過50人的創新中心。作為美光科技全球研發力量中的一員,該中心在短短幾年間就已經迅速成長為能夠擔當重任的工程團隊,并成功設計出多款芯片。 “早在上海IC設計中心成立的數年前,我們就已經著手考慮擴大美光科技的研發能力和增加研發機構了。隨著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美光終于確定在中國開設IC設計中心。” 美光上海IC設計中心總經理鄭華表示,“因為我們預見到中國半導體工業日趨成熟是一個必然趨勢。美光希望能成為中國半導體工業快速前進列車中的一員。” 如果將上述理由認為是促成美光上海IC設計中心之長期因素的話,那么短期的推動力則來自于客戶——由于手機業務已成為該公司目前最大的業務來源,而諾基亞、摩托羅拉等手機巨頭都在陸續將研發中心向中國轉移,在此地設立研發中心也是水到渠成。 鄭華強調,由他領導的這個團隊并不是僅僅扮演一個補充或者配角演員的角色。它并不局限于中國地區,而是面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其任務也不僅僅是進行IP模塊設計,更多的是設計完整的芯片解決方案。該中心不久前成功開發出了業界最前沿的納米級存儲器芯片可以成為這一事實的佐證:這個存儲器芯片的時鐘頻率高達1.25GHz、密度達到1GBit。據稱,上海IC設計中心目前承擔著美光科技全球研發總量中1/10左右的任務。 “我們建立了全球一流的設計團隊,它可與美光全球其他任何一個設計團隊相媲美。”鄭華介紹,該中心已完成的所有項目全部首試成功,并擁有一項在美光最快通過產品質量驗證的記錄:一般情況下需要6~10個月的驗證過程,上海IC設計中心的工程師們僅用了兩個半月就完成了所有環節。 目前該中心的開發任務還主要集中在DRAM領域。據鄭華介紹,未來2~3年內美光科技計劃繼續成倍增長設計中心的規模,并逐步將研發領域擴大到NAND閃存。“中國市場是美光長期發展戰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美光在中國的未來發展不僅建立在自身發展的基礎之上,更需抓住中國IC行業強勁發展的機會。”他說。 在上海IC設計中心開設之前,美光科技在亞洲還擁有兩家類似的研發中心,分別位于日本東京和筑波。事實上,加大亞洲地區的設計研發能力正是美光科技近年來擴大其全球運營能力的戰略體現。“在過去的數年中,我們的員工數量一直在不斷增加,其中大部分都是在美國本土之外。”該公司中國董事總經理莫酉光指出,“美光正在日益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公司。” 莫酉光:我們將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NAND和CIS方面。 的確如此。除了遍布全球的設計和研發布局之外,目前該公司的全球產能中約有30%也都分布在美國本土以外。此外,該公司最近將與Intel的NAND合資企業的第四個晶圓廠設在了新加坡,體現了對亞太市場的重視。“經常有人問我美光同其他半導體公司有什么區別,我認為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在歐洲、美國以及亞洲等重要戰略市場都設立了工廠,并有著從研發到制造的完備的產業基礎,同時深知IP對于半導體企業的重要性。”莫酉光說。 DRAM、閃存、CMOS圖像傳感器(CIS)是美光專注的三大領域。目前,DRAM產品線是美光在中國市場最大的業務來源,而NAND和CIS產品的增勢也令人樂觀。“在中國市場許多人了解美光是源于我們的DRAM產品,但其實CIS已經占據了美光在華業務中相當大的比重。”莫酉光說,“中國手機市場規模龐大,目前包括三星和摩托羅拉都在其手機產品中使用了美光的CIS。我們同時也看好醫療、汽車和安防等領域對CIS的需求。接下來你會看到美光CIS產品在上述領域市場份額的穩步上升。”另外,他還指出,3G將是美光在中國的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 2005年,美光DRAM市場份額排在三星和Hynix兩家韓國企業之后,位列第三。數據顯示,其下降的勢頭仍在繼續。很顯然,這是該公司轉移產能的直接結果。“我們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NAND和CIS方面。”莫酉光說。此外,最新的市場調研顯示,五年前才開始進入CIS市場的美光如今已占據該領域全球市場總量的38%。 美光仍在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莫酉光的計劃是最終建立包括設計、制造、銷售的一體化運營模式。因此,除了繼續擴大研發和銷售隊伍之外,該公司還在去年5月宣布,在西安投資2.5億美元建立一家新的制造廠。據悉,正在建設中的這家工廠一期工程將在2007年第一季度投產。相關資金將在3~5年內全部到位。屆時,美光在中國的員工總數將從目前的200多人增加到2,000多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