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業亟待突破技術創新瓶頸
十多年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一直保持2~3倍于GDP的增長速度發展,產業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結構調整逐步深化,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顯著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產業之一。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的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技術自給率低,企業規模偏小,經濟效益水平偏低等多個方面。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首要瓶頸。加速實現電子信息產業核心技術突破需要多角度、全方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才能解決,尤其要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充分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企業是經濟活動的主體,技術創新活動只有以企業為主體,才能切實做到以市場為導向,才能更加準確地反映市場需求。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不僅要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的主體,同時,更要使其成為技術創新活動的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的主體。發揮企業的創新主體作用,中央企業尤其有責任在產業重大科技創新活動中擔當領軍角色,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中央企業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是我國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導力量。目前,中央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擁有一批重要骨干企業。另一方面,中央企業中有一批綜合技術實力較強的科研院所,這些科研機構具有學科比較配套、領域相對完整、科技人員集中、科研成果豐富、實驗設備齊備的特點。強大的人才、技術基礎,保證了中央企業在參與國家重大產業技術攻關、解決行業關鍵與共性技術難題等方面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有效發揮政府的政策支持與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一是在生存與發展壓力巨大從而導致技術創新投入強度不足的完全市場競爭領域,二是在單一企業無法完成或無法較快完成的重大產業技術領域,三是在應用比較廣泛、單一企業無法壟斷使用從而導致企業投資積極性不高、市場機制容易失靈的共性與基礎性技術領域,這些領域里,如果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在核心技術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因此尤其需要有效發揮政府的政策支持與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集全國之力,整合行業優勢科技資源,聯合科技攻關,加速實現突破。
三是著力加強產學研結合。產學研結合的創新之路是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必由之路。一方面,企業是科技創新體系的主體,有資金、市場及生產優勢,但同時,我國企業整體上創新能力不足,企業研發機構少,科技成果積累不足。據統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開展科技活動的僅占25%,只有萬分之三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另一方面,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經過多年來的積累,已經具備了比較充足的技術條件和潛力,科技成果積累豐富,有知識、人才及信息優勢。因此,應高效利用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資源,同時充分發揮企業的資金、市場與生產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加快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切實提高電子信息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加速實現核心技術突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