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仍需準備時間 六模全網通路還長
“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同臺舉行發布會,這在歷史上還是首次。”在《六模全網通終端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的發布會上,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兼聯通華盛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庫偉對雙方的合作信心滿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4766.htm的確,統一戰線之后,兩大運營商能夠將高價值資源共同匯入相同的終端資源池,共同對抗強大的中國移動也就有了更強的底氣。經過記者走訪,芯片和終端廠商都非常看好此次合作,不過他們都認為短期內很難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從目前的進度來看,做好六模全網通的市場還需要一些時間。”某主流手機廠商代表表示。

雙重訴求
對電信和聯通而言,實際情況逼迫他們盡快站到一起。
某渠道商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從3G時代開始,三大運營商用不同網絡嚴格劃分地盤,不同制式之間的鴻溝難以逾越。對渠道商而言,他們需要分開銷售三個版本的產品,領取不同的渠道傭金。渠道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劃市場,可是用戶卻不行。
多數時候,很多用戶在買手機的時候,才知道已經選定的產品無法支持自己的SIM卡制式。隨后,他們被迫支付時間成本去了解終端屬性,產生了眾多負面情緒。“我們的店員詢問用戶信息時,他們都會說‘可能是這種制式’。多數時候,我們發現用戶的判斷是錯誤的。”該工作人員表示。
后來,中聯通推出了“雙4G”手機,意圖借兼容TD網絡,歸化部分移動用戶。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狀,可是也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此看來,市場對全網通手機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全網通打破了運營商的制式限制,它的實際價值很高。”聯發科技北京分公司總經理韋忠表示。
而拋開市場需求,從競爭環境的大背景來看,中電信與中聯通也必須走這步棋。根據三大運營商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1月,中電信與中聯通的移動用戶總量分別為1.84億戶與2.98億戶;可是10月底時,中移動的移動用戶與4G用戶就已經分別超過8.24億戶與2.67億戶,將兩個競爭對手甩在身后。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更何況敵人已經強大到一方之力已經不能應付,聯手成了各種博弈中的最優解。在不同時期,兩家廠商都曾提到“終端引領,渠道開放”的戰略,因此以終端為切入點貼補優勢資源,投入大量資金鼓勵產業鏈支持六模全網通手機順理成章。
適應新節奏
活動現場,雙方叫上了各自產業鏈代表,自然是希望讓他們盡快獲悉此信息,以求短期內見效。雙方更是建議終端廠商能夠“同時、同質、同價”推出全網通手機。然而《白皮書》果真是刺激產業鏈成熟的速效藥嗎?
提升全網通手機的競爭力,首先要邁過技術的第一關,其中難度非常大。某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能夠推出支持全網通解決方案的芯片商只有三家。如果拋開通過嵌入威睿電通C網模塊的華為,能夠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只有高通和聯發科兩家,想要在短期內實現產業鏈快速成熟并不現實。
即使供應鏈足夠成熟且能夠保證穩定供貨,當下手機廠商也很難實現“同時”。按照之前的經驗,手機廠商會率先推出支持中移動五模或中聯通雙4G網絡的終端,大概在一個月之后,全網通版本才能正式推出。“對手機廠商而言,技術難度同樣不小,這也是廠商延后推出全網通版本終端的最終原因。”韋忠表示。
華碩手機研發副總裁張凱舜表示,手機廠商也需要時間去調整節奏,適配SoC與整機的契合度。由于多出CDMA一種制式,廠商需要完成操作系統適配、射頻優化、功耗控制等多項工作,而這些都需要時間。保證“三同原則”,很可能失去一些先手優勢,因此面對全網通市場的誘惑,仍然會有大量終端廠商選擇持有保守觀望的態度。
除了時間,研發團隊的投入自然意味著成本的提升。大量的先期投入,考驗著準備發力全網通終端市場終端廠商的成本控制能力,沒有一定資金儲備的廠商跟進全網通市場是要承受一定風險的。因此,實現“同價”仍然需要時間。“質量管控方面,終端廠商整體比較成熟,不過廠商還需要時間適應另外兩個要求。”某業內人士表示。
前景可期
目前,華為的解決方案仍需要VIA提供C網技術,不過據業內人士潘九堂爆料,2016年面向中高端用戶的的麒麟650將第一次集成華為自研的CDMA基帶。集成支持C網的模塊之后,其CDMA基帶的麒麟650將比外掛CDMA基帶更穩定,功耗更低,這也將豐富全網通終端儲備,讓用戶有更多選擇。
如果說高通、聯發科和華為的解決方案仍然主要覆蓋中高端市場,全網通終端很難短期內將價格降至1500元,甚至1000元以下。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展訊正在積極研發全網通SoC。這家致力于開發普及型解決方案的廠商,很可能推出價格更低的SoC,繼續降低用戶入手全網通終端的門檻,也將給予產業鏈更為強大的支撐。“相關產品很有可能在2016年發布,屆時全網通終端可能全面覆蓋高中低端不同的市場。”該人士表示。
在運營商層面,中電信和中聯通也明確表示,將會統一“全網通”名稱,并使用統一的“全網通”LOGO,啟蒙尚未對產品有深入了解的用戶,并對終端廠商給予資源支持。相應工作的成效,也將在2016年得以展現。“全網通打破了運營商的界限,會成為未來智能終端市場的新賣點。”韋忠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