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仙童半導體如何從硅谷先驅走向沒落
硅谷曾經有一家公司叫仙童半導體,它奠定了美國硅谷成長的基石,然而幾經波折,如今面臨著被收購的命運。在半導體行業并購風波不斷的今年,美國芯片廠商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向外界透露公司收到了一份24.6億美元的收購報價。根據可靠消息,這次報價是由中國資本——華創投資(HuaCapital)聯合華潤微電子發起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4234.htm許多計算機史學家認為,如果你不了解仙童半導體,尤其是早期的仙童半導體,也許就很難了解美國硅谷的發展史。
最初的仙童半導體,除了技術,從這里走出的人才遍布硅谷。蘋果前CEO喬布斯曾比喻說:“仙童半導體公司就象個成熟了的蒲公英,你一吹它,這種創業精神的種子就隨風四處飄揚了。”

傳奇“蒲公英”的誕生
仙童半導體由“八叛逆”創立于1957年。然而,在正式成立仙童半導體公司之前,“八叛逆”先是投奔了當時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發明”之“晶體管之父”的肖克利(W.Shockley)博士。
肖克利于1955年離開貝爾實驗室,回到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創建“肖克利半導體實驗室( Shockley Semiconductor Laboratory )”。肖克利的舉動引起天下豪杰的注意,以至于實驗室成立不久便吸引了仰慕Shockley 博士的人投來求職信。后來,有八位年輕的科學家最終如愿以償地來到美國西部的加州。
可惜好景不長,肖克利憑借科學發明上的天才吸引來一群天才的科學家,然而卻不能帶領一群天才創造出偉大的事業。
“八叛逆”摩爾(R.Moore)后來曾說:“當實驗室里出現一件小事故后,肖克利會要求我們用測謊儀來測試誰說了謊,誰又是無辜的。”
由于加入肖克利實驗室一年之久都沒有做出什么產品,八位一身抱負的科學家感到異常挫敗,決心出走。因此,被背叛的肖克利罵他們是“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
1957年10月,“八叛逆”之首諾伊斯(N. Noyce)帶領這個團隊,拿著從費爾柴爾德(Fairchild)攝影公司獲得的3600美元創業基金來到了嘹望山查爾斯頓路開展了創業生涯。這里,就是后來硅谷的發源地。“費爾柴爾德”為“Fairchild”的音譯,而通常一般意譯為“仙童”。“八叛逆”將所創立的企業命名為“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諾伊斯成了老大,費爾柴爾德攝影公司成為母公司。
憑借八位科學家的技術,仙童半導體成為當時第一家把硅晶體管商業化的公司,當時其他的半導體公司都在采用鍺工藝。仙童半導體在1958年就利用臺面型硅工藝生產出第一批晶體管2N697。
當時,八位科學家之一赫爾尼(J.Hoerni)把硅表面的氧化層擠壓到最大限度,并形成仙童公司制造晶體管的獨特平面處理技術,讓硅晶體管批量生產成為可能。隨后,仙童生產第一批100顆晶體管以150美元一顆的價格賣給了IBM。后來只用了三年,仙童的年收入就超過了2000萬美元(按當時的物價,這個數字不小了)。到了上世界60年代中期,仙童發明了一款新產品——集成電路。這款偉大的產品當年的銷售額達到了9000萬美元。而這,只是這家公司成功的開始。
1968年,仙童推出了有史以來應用最廣泛的集成運放uA741。從1960年到1965年,仙童每年的銷售額都翻一番,1966年的時候仙童已經是第二大半導體公司,僅次于德州儀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