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3D打印戰略:結合物聯網力爭行業先鋒
毫不意外,3D打印技術正在韓國蓬勃發展。使用3D打印技術或購買3D打印對象的韓國企業家和消費者數量一直在迅速增長,分析師預計:在2013年至2018年期間,韓國3D打印機市場有望達到29.7%的復合年增長率。
對于3D打印及其應用興趣的普遍增長,至少要部分歸因于3D打印機價格的持續下跌,使越來越多的小企業和消費者能夠買得起它們。這引發了人們的創造力,讓小型企業和桌面愛好者可以創造出獨特的對象和備件,從玩具到假肢。它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機會去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知識,而不是寄希望于昂貴的規模制造工藝。
而早前,韓國政府也表示韓國在努力跟上這股潮流。據了解,2013年夏天他們就放出消息稱要制訂促進3D打印產業的十年戰略規劃。而在去年,來自韓國科技、ICT與發展規劃部與貿易、工業和能源部的官員透露了該戰略更多的信息。

在韓國電子時代(Electronic Times)舉辦的政策研討會上,該國的一些國會議員和上述部門的官員透露,韓國政府打算將國內3D打印行業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領域和就業來源。韓國要成為全球3D打印業規模最大、最具創新性的一個區域,他們希望通過將其與物聯網(IOT)、大數據和電子商務行業進行有效整合來實現這一點。
總之,韓國政府的目的就是利用該國優質的信息通信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出具有經濟活力的韓國3D打印產業環境,從而形成下一代的經濟增長引擎和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
雖然具體的實施細節將在不久后公布,該國科技、ICT與發展規劃部的一位官員Choi Seong-ho已經將一些信息透露給了新聞界。在一個名為“推動3D打印產業作為未來戰略性產業”的政策研討會上,他說:“我們將有機會通過智能3D打印業向前飛躍到智能社會。”
他表示目前的3D打印領域是以消費者、發燒友為導向的“3D打印業1.0版”,而政府的戰略計劃將推動它擴大到“遠程訂貨型生產2.0'”和“智能集成服務3.0”。而所有這一切都將與物聯網融合。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遠程訂貨型生產”將通過促進按需3D打印服務來實現,到時候人們可以輕松地通過電子商務購買和使用其它人提供的3D打印設計圖紙。

據Choi Seong-ho介紹,后續與物聯網技術的整合將會創造出一個智能3D打印環境,在這里人們可以通過智能設備、語音命令等操作3D打印機。而且關鍵是,韓國政府希望在整個過程中3D打印的工業級技術和消費級技術能夠協調發展。他說,“3D打印最初將以工業用途為主,但其后將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結合起來,擴展至個人用戶。”
在同一活動中,韓國Electrical Engineering的經理姜 Kang Hyuk-gi 透露,政府打算在一項為國內市場開發下一代設備的研發項目中投資大約十億韓幣(約一百萬美元)。
這些政府戰略的設計也密切關注全球3D打印行業的發展變化,在未來3至5年內,有許多重要的打印專利即將到期。韓國KwangGaeTo實驗室的首席執行官 Kang Min-su評論說,“來自新型專利、改進型專利的侵權威脅仍然存在。(我們)需要對大型3D打印企業專利的申請狀況進行跟蹤。”
這次政策宣講有將近20位韓國國會議員到場見證。他們認為,這種投資策略是保持韓國產業活力的關鍵。眾議院副議長Jeong Gap-yoon說:“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IT基礎設施和優秀的人力資源,我們同樣可以獲得在3D打印領域的領導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