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OpenPOWER產業生態發展白皮書
11月3日,賽迪顧問發布了《中國OpenPOWER產業生態發展白皮書》,在對中國自主安全可控的發展路徑進行了詳細分析的基礎上,闡述了OpenPOWER開放合作的生態發展模式和第二代分布式計算,為國內IT發展帶來的重要發展機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3086.htm一、OpenPOWER在華發展進程
中國IT服務方式歷經從客戶端/服務器時代到個人PC時代,又到云時代,計算資源的能力越來越強,使用成本越來越低。隨著業務的規模的增長,原始C/S(客戶端/服務器)架構有許多弱點,分布功能弱,針對點多面廣且不具備網絡條件的用戶群體,不能夠實現快速部署安裝和配置。
云計算以虛擬化技術為基礎,以網絡為載體提供基礎架構、平臺、軟件等服務為形式,整合大規模可擴展的計算、存儲、數據、應用等分布式計算資源進行協同工作的超級計算機模式。云計算架構將整個IT資源從各方面最大化的整合并提供服務,使得IT資源像普通商品一樣使用。但同時,云計算架構也是一種架構整合,在云計算架構下,各種資源、軟件的整合實現用到了傳統的B/S架構、SOA面向服務的架構等。
同時,中國的云計算市場規模也在逐年增加。圖1是中國云計算市場的規模及增長趨勢。可以看到,近年來云計算市場一直保持著60%以上的增長率,預計未來也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
近年來,中國本土服務器品牌無論技術實力還是市場運營水平都在不斷提升。隨著以浪潮、華為、聯想、曙光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崛起,國內的市場格局已經發生轉變,國內廠商市場份額逐步趕超國外廠商。2014年一季度,國內廠商服務器出貨量已經超越國外廠商,全年國內服務器廠商出貨量達到65%左右,國內服務器產業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圖2是中國x86服務器市場品牌銷量結構情況。
應該說,通過一系列的扶持舉措,OpenPOWER在中國的發展表現還不錯。2013年8月,IBM、谷歌等企業宣布成立開放組織OpenPOWER基金會。經過兩年的發展,OpenPOWER基金會已吸引了過百家廠商參與,其中不乏三星、Ubuntu等國際知名廠商,其中也包含中晟宏芯、無錫中太等六名中國廠商。截止目前,OpenPOWER的147個成員中,有20個為中國企業。同時,中國本土OWER技術聯盟也開始成立。不僅如此,OpenPOWER基金會還宣布推出全新硬件加速ISV支持計劃,為本地ISV免費提供基于RedPOWER服務器以及賽靈思FPGA的云端開發及測試環境,推動第二代分布式計算的發展。
從以上這些情況可以看到OpenPOWER在中國的發展有幾個特點,具體而言:
首先,全開放合作。OpenPOWER基金會與POWER聯盟開放了法律框架允許范圍內的所有技術細節,加盟國內外廠商通過深入了解Power架構技術切實獲得了技術水平的突破并參與到OpenPOWER技術的發展。
其次,OpenPOWER技術合作還表現為全產業鏈深度合作。IBM將Power架構服務器的各個環節進行了開放,為國內外的廠商提供技術發展平臺,開放領域從硬件處理器、加速器到軟件操作系統、數據庫等各個領域,OpenPOWER生態合作的范圍涉及服務器研發生產的各個環節,是名副其實的全開放。
第三,全流程合作。這表現為OpenPOWER產業生態的合作不只致力于通過各企業的合作創新推動Power架構服務器的技術進步與通用化發展,還聚焦于產品成熟之后通過各方企業的合作開拓產品市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