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Misfit的創業史:從可穿戴1.0到2.0

Misfit Wearables成立于2011年10月,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是一家基于傳感技術來打造智能可穿戴設備、健康追蹤器、睡眠質量監測等方面產品的智能硬件制造公司,于2012年推出第一款人體活動及睡眠追蹤器產品“shine”便名聲大噪。
Misfit由武春山(Sonny Vu)、斯瑞達·艾揚格(Sridhar Iyengar)和約翰·斯卡利(John Sculley)所共同創立,其中約翰·斯卡利正是蘋果公司前CEO。Misfit的名稱是為了紀念科技界的天才、蘋果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因為公司成立的當天同時也是喬布斯過世的那天,因此公司取名為“Misfit”來紀念喬布斯,而且,這個單詞的靈感還是來自1997年蘋果公司某則廣告口號當中——本意“不和群”。

以設計打造第一款魔性產品shine系列
Misfit 的第一個產品“Shine”于2012年首次公開于群眾募資平臺Indiegogo。當時,在眾籌發起10小時之內, Shine的募資活動即達成10萬美金的募款目標,而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 募集資金更是達到了近85萬美金。Shine在同年11月正式走向銷售市場。
Shine與目前市場所有同類產品都不同,沒有采用橡膠和塑料材質,也沒有采用手環設計,取而代之是由航空級鋁材完成的一個小紐扣,其大小和1元人民幣硬幣差不多,重量只有6克,整個外形像一個小小的UFO圓環。無疑它可以成為市場上最漂亮的健身追蹤器之一,因為Misfit一直遵循設計之上的原則,即把穿戴產品當成一件時尚奢侈品進行設計,讓用戶在享受高科技產品的同時,獲得佩戴時尚奢侈品的快感,而且其價格甚至低于同類的Jawbone和Fibit。

它不是最便宜的追蹤器,也不是最強大的追蹤器,但它的設計和隨身可吸附性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也因為如此,Shine上市后便大受歡迎。
與此同時,繼2012年四月Misfit在A輪投資募到760萬美金的融資后,2013年12月,Misfit更憑借潛力巨大的產品在B輪投資為它預計在2014年發行的產品募得1520萬美金的研發融資。在本輪融資中,Misfit還吸引了香港企業家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領投,其聯合投資方還包括硅谷風投機構和可口可樂公司。
而在第一代產品獲得成功后,Misfit 相繼推出各種版本,包括在材質方面改良的版本,以及功能上優化的版本,比如Misfit與著名游泳運動裝備廠商Speedo聯合研發了一款專為游泳人士設計的Mifit Speedo Shine智能手環。Speedo Shine的推出就意味著,Misift手環不止只關注健康領域,而且還會向其他領域延展——和其他穿戴產品相比,Speedo Shine的升級重點是拓展社交分享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