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政府應把國外芯片擋一擋

龍芯中科總裁胡偉武:政府應把國外芯片擋一擋

作者: 時間:2015-10-30 來源:觀察者網 收藏

  中科、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國防科大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走自主路線的IC設計單位,、申威、飛騰更是承載著國人的希望。和麒麟操作系統自誕生之初就居于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褒獎和貶低不絕于耳;飛騰和申威的軍方項目更是給他們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在“2015中國計算機大會”本月22日召開之際,觀察者網專訪了龍芯中科總裁、“自主可控基礎軟硬件發展之路”專題會議主席胡偉武,揭示自主可控基礎軟硬件發展之路的艱辛與國產基礎軟硬件發展的現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2064.htm

  觀察者網:本次中國計算機大會探討了哪些內容?

  胡偉武:計算機大會一年一次,像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都是歷年探討的熱點話題,而像有些內容,則是第一次被作為專題論壇參與大會,比如“自主可控基礎軟硬件發展之路”。

  觀察者網:互聯網、大數據、,這些內容耳朵已經聽出老繭了,比較好奇首次被納入計算機大會專題論壇的自主可控基礎軟硬件方面內容,能具體說說嗎?

  胡偉武:自主可控軟硬件就是從基礎軟件和基礎硬件方面實現自主可控,實現全國產化。從“十五”期間開始做,在十多年的時間里飽受質疑,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們已經用實踐回答了“自主可控軟硬件要不要做的問題、能不能做的問題、能不能用的問題”,而且已經積攢了一定力量,形成了一定勢力,建立了一些根據地,已經到了發展的分水嶺階段,需要聯合學術界和產業界更多的朋友,來把自主可控軟硬件做大做強。

  現在,自主可控軟硬件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關鍵點,到了需要表明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主張,引起學術界和產業界更多的關注、支持,爭取在重大問題上取得共識。這也是舉辦本次自主可控基礎軟硬件發展之路”專題論壇的主要原因。

  觀察者網:那現在中國基礎軟硬件到底發展到什么水平了?

  胡偉武:這個問題具體說起來會非常復雜,要細致盤點的話,比如性能的問題、生態的問題、功耗的問題、性價比的問題,很不好說,細說的話也會比較冗長。

  還是以汽車來打個比方吧,從產品的角度,一般的汽車時速200—300公里,現在自主軟硬件大致處于時速100—150公里的水平;或者說相對于進口產品,我們做到了奇瑞的水平。當然局部已經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績,甚至可以做到和西方比肩的水平,比如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的眾核芯片,但總體上和國外還是有較大差距。

  觀察者網:那能具體說說有哪些可喜的成績嗎?

  胡偉武:比如前面說到的眾核芯片,再比如龍芯的GS464E等。但最可喜的成績是用起來了——在一些特定的領域,尤其是和國家安全緊密相關的戰略領域,自主CPU已經被全面用來了。

  做一款產品,一方面在于研,另一方面在于用。以前我們在院所做科研,經常說科研成果達到國外什么水平。確實,我們的科研成果在某些指標上不比國外的差,甚至還有超越,但存在一些短板,導致科研成果用不起來。因為一個產品能不能用,不是看長板,而是看短板,我們以前只是著眼于技術長坂,對很多技術短板缺乏技術積累,現在逐步補齊這些技術短板,所以逐步被用起來了,并建立了幾塊產業根據地。

  而且龍芯在使用中不斷發現問題,得到反饋后解決問題,不斷改進,形成螺旋式上升,這是最大的突破,也是最可喜的成績。

  觀察者網:能具體說說在那些領域建立了產業根據地嗎?

  胡偉武:有很多,比如高性能計算、北斗衛星導航、武器裝備、工業控制等好多方面都在用龍芯。

  觀察者網:比如這次論壇上,航天科工集團706所研究員孔雷提到的“航天科工集團將18個核心經營管理類應用系統進行了國產化遷移、適配、優化,實現了從處理器、操作系統到數據庫、中間件的全國產化替代,并在真實科研生產環境下開展了廣泛應用。”

  這也是龍芯應用的一個方面?

  胡偉武:航天科工的核心業務都轉移到國產平臺上,像這樣的應用還有一些,這只是其中一個。比如航天科工的桌面和服務器CPU大部分都是龍芯,也有部分申威飛騰,操作系統是中標麒麟,辦公軟件WPS等。

  觀察者網:在今年8月的龍芯發布會上,注意到十大軍工都是龍芯的合作伙伴,其他九家企業也是如此?

  胡偉武:他們沒有說,我就不好講;他們主動說出來了,我才可以講。但有些數據是可以講的:

  2014年底,龍芯雖然只有400名研發人員,但龍芯上下游軟硬件研發人員已經超過萬人。現在龍芯已經擺脫了對國家的依賴,能依靠從市場獲得的收入養活自己——沒有一定的應用規模是無法支撐龍芯及其上下游產業的生存和發展的。

  觀察者網:據說2010年后,龍芯就沒有從國家拿錢,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胡偉武:說完全沒有也不客觀。自2010年以后,龍芯主要是依靠從市場和股東資本金來養隊伍和研發新產品,從國家獲得的資金不僅總量非常少,而且占龍芯資金來源的比例也很低,龍芯從國家獲得的資金遠遠低于國內其他幾家CPU公司。

  觀察者網:幾年前,VIA和IBM通過公關和運作,和中國政府合資或合作成立了兆芯和宏芯。

  據公開的消息,兆芯成立時上海市國資委出資12億元,承接核高基1號專項后,補助不少于70億元人民幣。宏芯成立時獲6億注冊資本,從2014年成立至今,獲得補助不少于20億元人民幣。龍芯成立至今獲得國家項目經費和股權投資總計約7億。

  對這個現象,您怎么看?

  胡偉武:對這個我不太好評價。其實這也不是壞事,逼著龍芯只能在市場中謀生存、謀發展,逼著龍芯去服務客戶,走市場化道路,而不是去服務領導、伺候領導,這其實也是件好事。就像60年代蘇聯撤走專家,逼著中國人憑借自己的力量就把兩彈一星搞出來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龍芯 云計算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