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inx跨界擴張,五年預增5倍用戶
編者按:五年來,Xilinx正經歷轉型: 從FPGA供應商到可以支持系統和軟件工程師的全可編程技術(All Programmable technology )公司,致力于未來五年內增長5倍的潛在用戶,并為此推出了多處理器SoC和一系列軟件定義的設計環境。近日該公司的戰略規劃師Steve Glaser來華,向我們解釋了其構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0699.htm從可編程邏輯到全可編程
問:為何想從FPGA擴展到全可編程領域,覆蓋系統和軟件用戶群體?
答:我是工程師背景,但是也上過商學院,就從火車公司之間競爭開始說起,之前只是火車公司之間的競爭,這是不夠的,因為運輸的客體不是火車公司,而是整個運輸行業。同樣,我們過去把自己看成邏輯可編程公司,現在是全部都可以編程、可以相聯的技術公司。因此,我們現在要對我們的業務進行全方位的思考,不只是考慮我們的業務范圍——可編程邏輯,現在我們要把所有的可編程的技術都考慮在內,我們要開發出所有類型的可編程的技術,把它集成到各種類型可編程的技術器件中去,包括MPSoC(Multi-Processing SoC),3D IC,不僅軟件可編程,還有硬件可編程,以及數字模擬的技術等。
為什么是全可編程呢?因為不僅是軟件可編程,硬件可編程,還有I/O可編程。
五年用戶增長5倍
問:你們如何吸引軟件工程師?
答:我們有大量的軟件可編程的技術,過去的Zynq SoC 只有兩個可編程的ARM 處理器內核,現在的 Zynq?UltraScale+? MPSoC已有七個ARM 內核了,因此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大的先進的異構結構。
另外我們還推出了全新設計的軟件定義的設計環境——SDx系列,它使用更高層的設計軟件,使用諸如C++等高層次編程語言,有這樣的工具可以幫助你按照自己的既定目標進行應用和開發,也就是說2015年我們支持的面更大了。也使Xilinx有更大的能力來參與到行業大趨勢的發展。
問:貴公司關注哪些目標應用?
答:今天,整個行業向云計算、SDN/NFV、視頻無處不在、嵌入式視覺、工業物聯網和 5G 無線過渡的六大趨勢相互獨立又互聯互通,我們的日常生活將因為這六大發展迅猛的趨勢而悄然改變。
六大趨勢驅動的新時代需要打造下一代智能系統和網絡,以滿足各種新興應用既能軟件定義又能硬件優化,同時又能滿足差異化的開發需求。
可編程的兩極分化
問:可編程領域中的兩極分化是什么?
答:我們和很多客戶進行過溝通交流,發現客戶有這樣的趨勢,一方面需要朝著軟件定義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還有很多硬件優化的要求,所以兩個需求朝著兩個不同的方向發展。
客戶朝著軟件定義系統方向的各種不同因素,包括系統、器件、網絡等,例如客戶需要更大的靈活性,系統更加智能,有更多的可擴展性以增加更多的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他們希望集中控制、易于開發和升級,他們也雇傭了更多的軟件工程師。因此這種新的大趨勢對我們的硬件優化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硬件優化方面,對于大數據和視頻,大家對視頻的數據進行分析,要把視頻數據中信息的目標提取出來,比如在危險環境下,通過視頻來提取重要的信息。這要求硬件有非常高的能力,實現高性能、低功耗。與此同時,人們經常談到安全性,因為現在物聯網把一切都連接起來,不僅硬件層面需要安全,軟件層面也需要安全。另外我們還需要更加低的時延,低時延就意味著響應時間非常快速,尤其在汽車行業中如果響應速度不夠快就直接導致撞車。在互聯網領域也有低時延的問題,比如阿里巴巴反應不快的話,年輕人消費沒有耐心等待就不買了。
這就是可編程領域中的兩極分化的挑戰,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專業化的能力來幫客戶把硬件和軟件都變得更加可編程,這樣才能使它更加的優化。Xilinx公司是可以解決可編程兩極分化問題的公司,在技術上進一步支持軟件定義的要求,同時在可編程硬件優化方面也變得更加靈活。
關于Xilinx的熱點問題
問:據統計,服務器芯片市場Intel占有95%左右的份額,近日Intel收購了競爭對手Altera,Xilinx如何應對?
Steve:首先,我們擴大的不僅僅是5%的數據庫市場。一方面,我們密切和ARM和Power架構的供應商、服務器提供商、CPU提供商進行合作,而且在這方面我們變得是唯一的選擇(因為這些廠商都是跟Intel競爭的)。其次,在Intel所把持的X86服務器市場中,對Xilinx來講也還是有機會的。我們現在看到比較大的數據商比如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谷歌等,他們都想有自己的解決方案,都想找最佳的解決方案匹配。另外還有很多其他解決方案的提供商,他們也想把自己的解決方案銷售給其他的數據中心的數據庫提供商,這樣他們就希望一起搞一個解決方案,讓它更加靈活,有更加開放的標準。
問:貴公司很重視MPSoC——Zynq系列的發展,但為什么沒有推出20nm的Zynq?
Steve:主要還是看時機,現在20nm和16nm本質是比較接近的,我們現在重點不是放在納米上的推進,而是想在功能方面邁一大步,現在Zynq已經是雙核ARM A9,而且我們也在進一步推進更加先進的異構多處理器SoC,目標是16nm的MPSoC,在系統級的性能和每瓦性能功耗上都可以得到5倍提升。
問:Xilinx已宣布跟TSMC在7nm方面合作,在芯片制造方面的規劃是什么?
Steve:我們做這個決定直接繞過了10nm,就是想直接開發出功能更加強大的產品。這樣芯片的密度就更大,成本也隨之控制住了,同時功耗更低。
Xilinx現在有著多工藝節點投資的發展策略,一方面在高中端技術方面持續投資開發領先的技術;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投資發展保證低端增長的節點技術,還有一些發展比較慢的技術,這主要是為了支持早期的FPGA及低端Zynq Soc產品,他們往往成本不是很高,但特別針對某個應用。所以7nm是非常重要的高端戰略,同時繼續保持低端的支持。
c++相關文章:c++教程
土壤濕度傳感器相關文章:土壤濕度傳感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