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基于DS18B20和nRF2401的庫區測溫網絡無線傳輸系統

基于DS18B20和nRF2401的庫區測溫網絡無線傳輸系統

作者:劉寧 陳煒 時間:2015-10-09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為解決庫區溫度測量布線難度大、材料成本高、維護檢修難的問題,論文提出了一種用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用DS18B20搭建多點測溫網絡,nRF2401作為傳輸器件的庫區溫度數據無線傳輸系統。經實際測試,該系統測量準確度高、傳輸距離遠、性能可靠,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摘要:為解決庫區溫度測量布線難度大、材料成本高、維護檢修難的問題,論文提出了一種用作為控制核心,用搭建多點作為傳輸器件的庫區溫度數據系統。經實際測試,該系統測量準確度高、傳輸距離遠、性能可靠,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80695.htm

引言

  庫區溫度直接關系到庫存物資的安全與性能,目前庫區溫度數據的傳輸大多采用有線方式,存在布線難度大、材料成本高、維護檢修不便等不足[1-2],并且數據線纜還易受雨雪、潮濕、鼠害等破壞。為克服此類弊端,本文采用模塊,結合1-Wire器件,設計開發一款庫區溫度數據系統。

1 總體方案

  系統分為上位機與下位機兩大部分,二者之間的通信通過實現,如圖1所示。上位機主要包括PC機和上位,其功能是負責接收下位機傳送的溫度數據和應用程序的運行,這一部分技術較為成熟,可借鑒的資料較多,不作為本文的重點;下位機采用51系列AT89S51作為控制器,主要負責溫度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傳輸,圖1僅畫出兩組溫度傳感器和繼電器,實際連接10組。本文將著重介紹其硬件電路和軟件設計。


2 電路設計

  下位機電路設計的重點是和無線傳輸模塊的搭建,為實現多點測溫,選用Dallas公司出品的,構建一個1-Wire總線的。DS18B20是1-Wire總線的數字溫度傳感器,可直接將被測溫度轉化成串行數字信號供單片機處理,適用于惡劣環境的現場溫度測量[3-4];無線傳輸模塊選用新型單片射頻收發器件nRF2401,該器件工作于2.4 GHz~2.5 GHz ISM頻段,輸出功率和通信頻道可通過編程進行配置[5],同時,nRF2401功耗低,在以-6dBm的功率發射時,工作電流僅9mA,接收信號時,工作電流也僅12.3 mA,特別適合單片機應用場合[6-8]

  圖2是市售nRF2401無線模塊,設計上位機、下位機電路時,只需留出相應接口即可。

  圖3是設計的電路原理圖,單片機P12口連接10個測溫器件(圖中僅畫出3個),從而構建一個小型1-Wire總線測溫網絡,可實現10個庫區的溫度測量;單片機其他口線連接有10個繼電器(圖中畫出2個),用來控制10個庫區散熱風扇的運轉;無線模塊nRF2401通過接口端子與單片機連接,此處注意nRF2401工作電壓是3.3V,需增加電壓轉換芯片,為節省篇幅圖中并未畫出。

  上位機接收部分的電路主要由上位單片機、無線模塊接口和電平轉換部分組成,這是由于nRF2401輸出數據格式是TTL電平,而PC機串口是MAX232電平,為此需要增加一個電平轉換電路進行匹配。

3 軟件編程

  下位機編程重點在于溫度數據的采集與傳送,也就是DS18B20和nRF2401的軟件設計。

3.1 1-wire 總線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軟件設計之前,首先要了解1-wire 總線的原理。1-wire總線的特點是用一條數據線同時傳輸時鐘信號和數據,總線上每一個器件都有一個唯一的地址,包括48位的序列號、8位的家族碼和8位的CRC碼,主機對各器件的尋址依據這64位的ID碼來進行。

  為保證在一條數據線上實現雙向通信,對DS18B20的操作必須遵循嚴格的讀寫時序[9]。以下介紹基于1-wire總線的幾種典型操作,其余的1-wire總線命令都是由這些典型操作而來。

3.1.1 復位子函數

  在復位與應答時序中,主機發出復位信號,要求1-wire器件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回應答信號。

  首先主機將總線拉低480μs,發出復位脈沖,然后產生一個上升沿的跳變,并延時60μs等待1-wire器件的應答;1-wire器件將總線拉低240μs,發出應答,主機收到應答后,再對DS18B20進行ROM命令。

3.1.2 讀寫操作

  所有的讀寫時序至少需要60μs,在位讀和位寫時序中,主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回或寫出數據。

  寫時序時,主機在拉低總線15μs之內釋放總線,并向1-wire器件寫1;讀時序時,主機發出讀數據命令,產生讀時序,1-wire器件隨即向主機傳輸數據。

3.2 DS18B20的溫度轉換

  DS18B20網絡溫度測量的步驟一般是:器件初始化、復位、ROM操作、溫度轉換。初始化及復位完成后,要對網絡中的器件進行ROM識別,然后再讀取溫度數據。

3.2.1 利用二叉樹遍歷算法進行器件識別

  二叉樹遍歷算法是搜索識別網絡中1-Wire器件的編程首選,二叉樹遍歷算法的要點可歸納為“讀2位,寫1位” [4]

  首先主機向從機發出搜索命令,等待從機向主機發回當前位之后,再讀從機發回當前位的反碼,這兩個位數據的編碼存在4種可能:00、01、10和11。

  00表示從機在當前位上有位分叉,即0和1兩個分支;

  01表示從機的當前位均為0;

  10表示從機的當前位均為1;

  11表示總線上無器件響應。

  顯然,出現11時搜索應退出。

  對于前3種情況,根據搜索策略,主機向從機寫1位數據,決定繼續搜索哪一分支。第2和第3種情況下,搜索僅有一個方向,如果是第1種情況即出現00時,需要選擇下一步搜索路徑,方法是比較搜索位所在位置和最后一次發生位差異的所在位置,若二者相等,搜索1分支,若前者>后者,搜索0分支,若前者<后者,則采用上一次的搜索路徑。

  在此需要注意兩點:一是網絡上DS18B20發回的位數據呈“線與”關系[10];二是DS18B20中64位ID碼標記為第1—64位,而不是0—63位,空出來的0用來表示差異位位置記錄的初始狀態。

3.2.2 溫度數據的讀取

  轉換完成后的溫度數據由低8位和高8位組成,且低8位在前,需將其轉換為1個16位的數,高5位代表符號,低11位是溫度值。11位的溫度值中高7位是溫度整數,低4位是溫度小數,如果是負溫度,則從溫度寄存器讀出的是補碼,應將補碼取反加1得到原碼。

  需要注意,單片機發出讀取溫度寄存器命令后,DS18B20會返回9組數據,其中第一組數據的低4位代表溫度的小數值,因此溫度小數部分的精度為1/16=0.0625。另外程序中應增加延時函數,確保溫度轉換完成。

3.3 nRF2401程序設計要點

  溫度轉換完成后,由nRF2401將數據發送給上位機,并接收上位機發出的指令,實現雙向通信。

3.3.1 初始化配置與數據收發

  nRF2401初始化配置包括設置待機模式、CRC校驗、收發完成后中斷響應、選擇射頻通道、設置數據傳輸率和發射功率。

  nRF2401的CE管腳為0時處于待機模式,為1時處于收發模式,收發模式有ShockBurst模式和直接模式兩種,本文選擇速度較快、功耗較低的ShockBurst模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