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為什么選擇安卓?
【馮曉焰】:現在如果去看物聯網的產品形態,變化非常大,從非常小的產品到非常復雜的產品都有,去看這些產品的要求,其實是不一樣的,包括產品本身的系統也是不一樣的。可能從幾十K到幾十M甚至到幾個G都有。不同的產品需要不同的OS,不可能用一種OS覆蓋所有的產品形態。
從OS自身的角度看,安卓OS是比較豐富。舉個例子,如果廠商對一個系統要求很高,那么他對系統的穩定性要求也是很高的。你看到他可能在物聯網產品上適合的形態,其實可能會是比較豐富的形態。
最近谷歌想做一些OS,實際上也是像安卓,相對來說會更豐富一些的產品形態。對豐富形態的來講,采用安卓有一個好處。安卓最優秀的地方,就是其軟件本身的豐富性,軟件生態系統的成熟性,這也是英特爾為什么選擇安卓最重要的原因。
EEPW:英特爾將來會推出一些硬件平臺只會支持安卓,有什么特點?
【馮曉焰】:無論是什么樣的平臺,CPU的核心都是IA的比較。
從OS的內核來講,都可以運作在上面,真正不一樣的地方是,周邊的設備是BSP,這是OS要做的工作。英特爾根據這樣的平臺適合不同的場合,英特爾著重開發一種BSP,因為BSP不支持,就不一定能真正的支持。英特爾看到這種需求,需要去開發BSP,運作在上面并不困難。
EEPW:谷歌在開發者大會也推出了5.5的操作系統,包括華為、青科也有在做,BAT、華為在物聯網方面比較激進,他們的推廣力度比較大,除了安卓以外,英特爾在支持谷歌、華為、青科其他的物聯網OS方面有沒有這方面的考慮?
【馮曉焰】:某種意義上講,哪怕谷歌推出簡化版的,面向物聯網的OS,純技術的觀點看,它其實也是一個在摸索的過程中。
前面其實講過了,針對物聯網有不同的需求,現在整個行業希望能簡化一定的安卓系統,這個簡化有幾個方面,其中一個是上面運行的需要簡化,這其中最重要的在API上,要不要保持完全一致的API,未來運作在這上面的應用程序是什么樣的。舉個例子,是不是一個統一的API適合所有的互聯網?這個也不一定,應該怎么樣簡化?現在也沒有定論。形成完全的定論或是形成工業上的標準,可能有一段時間的,英特爾只能是在看的部分。
EEPW:時間有多長?
【馮曉焰】:這個很難說,如果英特爾考慮摩爾定律的話,十年、二十年對IT行業來講太長了。
EEPW:英特爾能有起量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優勢是什么?
【馮曉焰】:英特爾不是最早的,這兩年技術方面的發展幾條你們可以看一下,從32位的安卓,英特爾開始得晚,看64位安卓的支持,英特爾基本上第一持續有這個支持。
第二,英特爾有很多獨特的地方,尤其是安卓,很多關心這個生態系統,通過英特爾虛擬化的技術,加速應用程序的開發。這個是英特爾比較有優勢的地方,因為用的是硬件加速,80%到90%之間,大部分都是比較慢的,比原生的慢幾十倍甚至上百倍,英特爾幫助開發這個應用,非常大的幫助了應用看法。
EEPW:英特爾挑選合作伙伴的時候有什么要求嗎?
【馮曉焰】:從軟件的角度,英特爾做得很多軟件方面的工作,我是來自于英特爾的開源技術中心,專門做開源軟件,第一件事是把軟件Push到開源里,英特爾的很多合作伙伴,有一些從生態系統相比,有些沒有建立這樣的合作關系,英特爾可以通過開源軟件方面提供這樣的支持。
英特爾很多安卓的項目,很多對里面的優化,英特爾都在01.ORG的網站,在上面可以看到有很多項目。英特爾進場把英特爾最去的代碼公布出去。你可以下載、使用。
EEPW:英特爾哪塊產品會做到安防監控?
【馮曉焰】:英特爾團隊幫著做的實際上是Bay Trail0.4S。什么樣適合做安卓系統?希望有第三方的應用開發程序,這個特別適用,他的軟件生態系統非常成熟、非常完善,如果是預裝好的系統賣出去,而且不打算以后改動,相對來說英特爾更愿意采用Linux去做,這樣的話從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把它做得更瘦小一些、精簡個、精干一些。
EEPW:很多廠家嘗試用安卓做工業化的平板,英特爾有什么行動么?
【馮曉焰】:我部分的團隊是在關注,在做安卓這方面系統穩定性的工作,談到系統穩定性,工業界都是有這種標準的,一個系統平均下來能有多長時間,這種標準其實都是有的,最開始是ATNT定義的,這個角度講,從英特爾講,做安卓的系統,不可能每個系統都是英特爾自己的工程師親自做,很多情況下客戶可以拿過去生產,替換一些小的周邊設備,至少在英特爾來講要滿足這樣的條件。這種情況下,客戶沒有大的變化,有點小變化的情況下,帶來穩定性上的負面影響,其實一個是比較集中的,替換的部分是沒問題的。客戶面臨密集性生產,也需要這個過程,滿足一定的標準。
EEPW:都是開源的?哪里能找到?
【馮曉焰】:英特爾推過一個項目,所有BSP都納入,支持把以前的軟件帶進去,采用英特爾的自然就能得到BSP。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