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如何突破銷量600萬臺?
本文根據華米科技創始人 & CEO 黃汪在論壇的演講整理而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7196.htm首先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小米手環的出貨情況。
截止到2015年6月10日,小米手環總出貨量突破了600萬枚,僅米粉節一天賣了 20 萬小米手環。根據今年的第一季度 IDC 的數據,全球可穿戴市場第二名是小米手環,剩下的三四五六七都比我們小一個數量級。華米科技成立于 2014 年 1 月,用不到一年時間,成為了中國最大、全球前三名的智能手環及互聯網服務公司。

在這個情況下,小米手環做為一款新硬件,它的致勝前提是什么呢?華米科技在做了這個爆款之后發現了一些制造上的規律,今天就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把單一型號的零部件做到極致
想要打造單品的爆款,首先需要把單一型號的零部件做到極致,讓供應商獲得大訂單和低成本控制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反向梳理供應鏈所帶來的優勢。
小米手環外殼的供應商,一個月只做一個殼子,要做 100 多萬個殼子。只做一件事,能做到有多好呢?做到你摸整個塑料殼子的外觀沒有任何的差,做到最后要用指甲刮都刮不到——這是一個供應商整整做了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做出來的效果。而這個單一零件的品質越好,產能越高,分攤下來的成本才會越來越低。

回頭來看這些小米手環的供應商,很多當時的一些中小型的廠商,過了一年甚至 18 個月之后,已經成為全球頂級的單品零部件生產商了,獲得了從成品的供應商、成品的制造商所反向帶來的大的訂單。
選擇實力匹配的中小合作伙伴
還有一件事,其實改變了整個制造業。
整個制造業原來有大量的在深圳、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的大量中小型的零部件制造商,品類非常多。我講一個例子,小米手環的金屬裝飾件里面有三個 LED 口,不是直接挖出來的,而是激光打出來的。
每一個激光微穿口有 70 多個微穿口,整體做這么一個小的金屬要 3 多塊錢。但是一年之后要多少錢呢?1 塊錢——只是原來 1/3 的價格。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品質卻遠勝于原來的品質。

很多人認為像小米或與小米關聯的公司做硬件有很多供應鏈的優勢,可以找到富士康或同等級的供應商。作為創業公司沒有這樣的資源,我們如何去找新硬件供應鏈的伙伴呢?
我認為一個創業公司找大廠來負責制造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