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汽車行業十大國際新聞
一、中國車市陷入降價潮,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繼續衰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7023.htm發展中國家汽車行業應順勢而為,開拓出路

IHS估計中國汽車業產能利用率在2015年為67.9%,日媒則估為50%
事件概述:新興市場在2015年越發呈現“不興”趨勢。中國尚保持同比增長,但速度明顯放緩,并且車企紛紛卷入價格戰,連豪華車品牌的姿態也不得不“放低”。而俄羅斯和巴西等國家車市則持續低迷,在這些國家設有業務的中國車企也陷入跌勢。
點評: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不復以往的高漲勢頭,亟待找尋應對之策。對中國車市而言,降價潮也充當著變相補貼經銷商、緩解矛盾的途徑,然而這并非長久之策。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將目光轉向美國和歐洲市場,也在探索產品高端化的方案。如何在淡季里成功自保,是下一階段蓬勃發展的必要鋪墊。
二、菲亞特克萊斯勒再爆合并緋聞
或從中長期更改全球汽車產業格局

事件概述:菲亞特在完全收購克萊斯勒之后,再度拋出言論,欲在2018至2019年前后再次展開大規模兼并。目前“緋聞對象”包括通用汽車、大眾、福特、標致雪鐵龍、鈴木和馬自達等。其中通用汽車甚至收到過菲亞特CEO馬爾喬內“求婚”郵件。但從現狀看,基本沒有車企給予菲亞特積極的回應。
點評:菲亞特吞并克萊斯勒被視為本世紀汽車行業最成功的兼并案例,馬爾喬內也足以憑借此舉在汽車史上留名。在2019年卸任之前,馬爾喬內仍希望再創造奇跡。倘若能夠成功結盟大型車企,將出現一家規模超過豐田的新巨頭,而這種龐大的盟約也將改寫全球汽車產業格局,并在經濟和政治角度產生巨大影響力。不過業界普遍對第二次奇跡不甚樂觀。
三、高田“氣囊門”導致史上最大規模召回
新紀錄還能繼續發酵多久?

事件概述:日本高田在汽車安全氣囊行業的市場份額可觀,然而當氣囊充氣裝置可能爆炸并導致人員傷亡時,史上最大規模汽車召回拉開序幕。從2008年開始,高田缺陷氣囊導致零星車輛被召回,2013年起數量驟增,到2014年累計達到3,000萬輛,2015年5月份突破4,000萬輛大關。
點評:高田“氣囊門”目前導致的汽車召回總數大約是豐田“踏板門”的三倍多,比2014年另一樁震驚業界的“點火開關門”也幾乎高出一倍,并且該數字還在繼續增長。車企中受損最嚴重的本田甚至重新發布了第一季度財務數字。在看到巨大經濟損失的背后,業內人士和廠商應當更多地圍繞“規模化”雙刃劍和質量監督機制進行思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