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I收購案一波三折 中美資本逐鹿誰是贏家?
Cypress與內存技術供貨商ISSI (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 Inc.)到底會不會合并?國內資本Uphill Investment(武岳峰資本)能否收購芯成半導體進而“心成”?在DRAM面前節節敗退,物聯網救不了SRAM供貨商?且看中美兩國的分析師對這樁半導體收購案的看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5931.htmUphill Investment高價搶親ISSI
不久前傳出這兩家公司因為市場反壟斷疑慮而放棄合并,但后來又有業界消息指ISSI(芯成)已經同意接受Cypress(賽普拉斯)總價6.43億美元的出價收購;就在這兩家公司的聯姻幾乎已經定案的同時,一家投資業者Uphill Investment(武岳峰)對ISSI提出了更高的收購價格打算“搶親”。
據了解,Uphill Investment在更早之前就曾對ISSI提出每股20.00美元的收購價,但后來加入競爭收購的Cypress以每股20.25美元的價格勝出;但Uphill 又在Cypress的出價之后將收購價格加碼到每股21.00美元,使得ISSI究竟花落誰家成為未定之數。ISSI宣布將于美國時間6月19日召開臨時股東會議討論是否同意Uphill的最新出價。
ISSI是成立于1988年的美國公司,在中國、歐洲、香港、印度、日本、韓國、新加坡與臺灣都有據點;該公司于1995年股票上市,專長設計并開發高速、低功耗SRAM以及中/低密度的DRAM、NOR閃存產品,應用領域涵蓋車用、通訊、數字消費性以及工業/醫療等市場,客戶包括Panasonic(松下)、Alcatel-Lucent(阿爾卡特-朗訊)、Cisco Systems(思科)、Motorola(摩托羅拉)、Samsung(三星)、Sharp(夏普)、Sony(索尼)、Toshiba(東芝)、GE(通用電氣)、Honeywell(霍尼韋爾)與Siemens(西門子)。
Cypress與ISSI的合并消息是在5月中曝光,當時Cypress發信給ISSI董事會,提出收購其所有流通股;如果這兩家公司真的合并,可望帶動Cypres的汽車領域產品,特別是汽車內建的信息娛樂系統。不過ISSI與Cypress若合并,可能會引發市場壟斷的疑慮,因為在德國將可達到七成以上的市占率,成為德國車廠的單一SRAM供貨商。
在發表其最新4Mb支持芯片上糾錯碼(error-correcting code,ECC)異步(asynchronous) SRAM時,Cypress就坦承整體SRAM市場正在萎縮,但是該公司也看到汽車應用市場與物聯網(IoT)市場、可穿戴式設備的新商機;特別是可穿戴式設備的尺寸與功耗需求,有可能會重新讓SRAM市場復活。
敗給DRAM,物聯網救不了SRAM供貨商?
對于物聯網將會成為SRAM的新商機,市場研究機構Objective Analysis首席分析師Jim Handy 并不完全同意,因為低功耗SRAM已經逐漸敗給DRAM,而且整體SRAM市場被各種低價格替代方案所蠶食。他指出,Cypress相對較獨特之處,是擁有廣泛的產品線,而大多數SRAM供貨商都是專攻特殊應用產品。
隨著互聯網流量持續成長,推動網絡基礎建設必須不斷升級以處理更多數據,使得網絡應用市場成為SRAM持續活躍的舞臺;新一代交換器與路由器使用的100~400Gb網卡都對內存有大量需求,其他SRAM應用領域還包括軍事與醫療設備。但比起DRAM,SRAM的市場規模還是小得多,而且應用越來越特定。
不過SRAM技術領域仍在持續創新;在今年稍早,英特爾(Intel)宣布以14納米工藝生產SRAM,0.0500um2大小的SRAM儲存單元(bitcell),能支持每平方公厘(mm2)14.5Mb的儲存容量;英特爾未來的SoC的一部分內存數組將廣泛采用該SRAM技術,例如蜂窩調制解調器芯片。
國內半導體行業研究機構芯謀研究顧文軍最近也發表了一篇博文評武岳峰聯合體與Cypress爭奪芯成半導體:壟斷審查將制約“芯成”何時“心成”。全文如下:
實際上,2015年3月12日以武岳峰為首的資本聯合體(以下簡稱武岳峰聯合體)與芯成半導體(ISSI,以下簡稱芯成或ISSI)達成收購協議:將以每股19.25美元,總價格約為6.4億美元收購芯成。“因為既實現了股東價值,也可以藉此為長期客戶提供持續創新。”芯成CEO表示,于是ISSI董事會成員一致批準了收購,并建議股東投贊成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