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穎:“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是互聯
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強調指出,要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5月18日,國務院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5835.htm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落地實施將為“一帶一路”戰略做好堅實的產業基礎支撐。兩大戰略的無縫對接將會對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如何理解中國制造2025規劃?它將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怎樣的機會?
為了解決這些企業家們關心的熱點問題,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睿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12日,在睿淵學堂接待中心舉行“睿淵學堂-與民營企業共話中國制造2025座談會”。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睿淵學堂主席張梅穎,中華民營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睿淵學堂創始人何政清,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莊聰生,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邱曉華,全國工商聯原秘書長王忠明等出席會議并講話。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睿淵學堂主席張梅穎在會上指出,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的工業4.0戰略的發展階段是不一樣的。德國工業4.0是在順利完成工業1.0,也就是機械化;工業2.0電氣化,工業3.0自動化和信息化后的串聯式發展,它瞄準的是新一輪的科技革命,聚焦的是高端產業高端環節,以及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智能生產和智能物流。而我國處在工業2.0補課,3.0普及,4.0示范的并聯式的發展階段,是對制造業轉型升級整體步伐,任務非常艱巨。
張梅穎表示,未來中國制造業發展的核心技術特征就是互聯。“李克強總理多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說明互聯網與行業的關系已經上升為國家的國策了。我希望各位企業家多去思考自己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何通過互聯網+創造品牌價值,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光伏發電相關文章:光伏發電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