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江湖四強爭霸 2015年拐點臨近?
5月25日,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在上海舉行,這也是有著四十多年歷史的CES展會首次在亞洲市場召開。這次展會,智能硬件成為當仁不讓的明星,各種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車聯網等產品爭奇斗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4783.htm這仿佛是一個隱喻,一方面顯示出中國市場正在成為消費電子的中心,一方面也顯示出智能硬件即將迎來拐點。那么,智能硬件是一個什么樣的江湖,那些崛起的廠商又有什么致勝秘訣呢?
智能硬件江湖,四強并起
智能硬件因為連接虛擬和現實,跨越互聯網和傳統企業,引來眾多互聯網企業的涉足。每個互聯網企業都在自身優勢領域切入,然后從單點進行突破,進一步向智能硬件生態體系的方向發展。在這個江湖,百度、騰訊、京東和小米因為進入較早,且在單點擁有獨特優勢,所以形成了先發優勢,形成四強爭霸的格局。
百度,依托在百度云上的技術優勢,以開放的態度,構建Baidu Inside的智能硬件生態。在這個生態體系中,除了硬件廠商之外,還有應用開發者、渠道商等。例如,百度和京東合作,發布了JD+計劃,為智能硬件廠商提供全套解決方案。
騰訊,則依托自己的QQ和微信兩大社交系統,分別構建了QQ物聯和微信硬件兩大智能硬件開放平臺。今年4月,騰訊發布Tencent OS(TOS)操作系統,并推出TOS+智能硬件開放平臺戰略,并推出騰訊眾創空間,更多的是將騰訊成熟的開發者分成、流量分成和內容付費等模式推向智能領域。
京東,強在銷售能力,目前已經占據智能硬件銷售的近40%份額,據了解,在售的近1000個智能硬件主流品牌中有95%以上都選擇京東作為首發平臺,其地位可見一斑。依托這方面的優勢,京東利用渠道的優勢和平臺的優勢,扶持中小智能硬件廠商,同時結合生態鏈中的各個環節,打造最強智能硬件聚集平臺。
小米,優勢在于爆品打造上,小米手機就是一個很強的典型,小米希望將這個優勢在智能硬件領域進行復制。所以小米的思路很清晰,那就是選擇細分領域,抓住一個產品,對公司進行投資入股,聯合進行產品開發,共同進行營銷推廣,打造爆品,進而形成自己的智能硬件生態體系。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360、樂視等公司也在加緊推進,例如360采用單品突破的方式,推出了隨身WiFi、安全路由、安全手環等產品。阿里巴巴則行動較晚,今年四月才成立智能生活事業部,進行相關資源整合全面發力。但這些公司相比起來還不足于撼動百度、騰訊、京東和小米的四雄并起格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