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紛紛現身于此 深圳緣何成為創業“圣地”?
隨著華大基因、光啟、華為、騰訊等一批名企的出現,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感受到了深圳創業創新企業的蓬勃活力。2014年,深圳創業板中小板公司數量,已經是連續八年居大中城市首位,而全年新增的企業,則達到了19.6萬家,創業氛圍極為濃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2300.htm經歷長時間的積累,深圳的產業結構上早已不是簡單的加工制造、依靠進出口貿易。
有一組數據可以反映創新經濟在深圳經濟發展中的地位:2014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達1.88萬億元,增加值達5645.33億元,增長14.1%,約占全市GDP的35.3%。深圳擁有的3萬家科技型企業,已成為深圳創新的閃亮代名詞。其中,銷售額超千億元的有3家,超百億元的17家,超十億元的157家,超億元的1203家。
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創業家們聚集于此,深圳地方政府顯然功不可沒。
無論是媒體的報道,還是一線與企業家接觸,深圳當地的企業家們多會談及地方政府在其創業過程當中的各種扶持、幫助。從創業之初的辦公用地,到稅收優惠,甚至到后期的引入風險投資、輔導企業上市,各種優惠政策都貫穿始終。
除此以外,深圳獨特的毗鄰香港,背靠珠三角的地理位置,也給深圳的創業創新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珠三角,通訊、電子等配套產業鏈非常完善,同時,發達的進出口貿易也使得深圳保持了對市場和技術的敏銳嗅覺。
資本的力量,無疑是深圳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手,也是深圳特色非常鮮明之處。
如果把深圳比作一個生產創新企業的機器,那么創投機構就如同這機器里的燃油,不斷為企業提供資金和智力支持。有資料顯示,目前深圳的境內外上市企業約300家,其中超過67%都有著創投背景,創投業已然成為深圳前沿產業的一張杰出名片。
統計顯示,截至2013年底,深圳的VC/PE機構注冊資本超2800億元,機構數量和管理資本額均占全國約1/3。在創業板掛牌企業中,有深圳創投背景的企業占了四成以上;中小板上市企業中,該比例也接近四成。
在獲得了創投機構的支持后,很多企業快速做大,通過深交所上市掛牌,再上一個臺階。深圳證券交易所這樣的機構,顯然已經成為了深圳的一大優勢資源。圍繞證券市場,深圳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資本市場鏈條:從一級市場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私募基金,到股票交易所,二級市場的公募基金、證券公司等等。
在經過多年的積累后,深圳已經形成了一批高科技巨頭。華為、騰訊、華大基因等企業都在相應產業影響巨大,圍繞這些龍頭企業,產業聚集效應非常明顯。
一方面,這些巨頭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吸引越來越多的客戶,另一方面,這些優勢企業、優勢產業也為深圳衍生出了更多的企業。
人們常常說,“這個公司是華為的人出來創業做的”,在華為這樣一流技術型企業里出來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離職創業,很快衍生出一些新的高新技術企業,甚至有不少企業成為了市值幾十億、上百億的上市公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