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d打印: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56歲的鄭女士目前可以獨立行走百米以上了。此前,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她與輪椅相伴了20多年。鄭女士曾有左股骨粗隆骨折病史,300毫米長的股骨髓內釘存留體內,擋住了常規手術中的定向桿。她曾求助于各家醫院,但沒有一家醫院敢接診膝關節置換術。深圳市第二醫院在全面評估鄭女士病情后,利用3d打印機成功打印出患者膝關節的3d模型,再做出一個個性化截骨導向器,正是依靠這個截骨導向器,1月13日,鄭女士的手術得以順利進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1200.htm眼下,3d打印正創造著無數的奇跡。3d打印技術以前叫增材制造,業界人士稱之為快速原型成型技術。這項技術被英國的《經濟學人》評價為“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實現”。在美國,政府將人工智能、3d打印、機器人作為重振美國制造業的三大支柱。在我國,3d打印產業起步稍晚,而在深圳,3d打印正以“矯健”的步伐,憑借自主創新進入全球視野。
深圳3d打印悄然崛起
在深圳大業激光成型技術有限公司,記者看到好幾臺高達一兩米的3d打印機。在一臺裝有玻璃窗口的機器前,記者看到里面平鋪有一層白色的粉末,一個支臂正來回掃動,經過激光掃描后,粉末的顏色發生著變化。該公司執行董事陳烜介紹說,這臺3d打印機是“工業級”,能快速地制造出各種工業模型和零件。
大業激光主要提供工業級的sls,slm,sla,mjp等3d打印服務,在深圳業界已具備名聲。據陳烜介紹,其主要客戶為汽車、家電、工具、建筑設計行業。據稱,大業激光的目標是近兩年內,做到5000萬到1個億的年產值。
實際上,在深圳,幾年來從事3d打印的企業已迅速涌現。大業激光、圓夢精密、易尚展示、中興通訊、智誠科技、維示泰克、茂登等一批企業成為了產業代表。深圳惠程將憑借材料優勢進軍航空航天3d打印市場,以華為為代表的電信設備企業以及其他手機開發商,在產品設計過程中都應用了3d技術,另外飛亞達、富士康、比亞迪等名企也計劃加入應用者行列。而光韻達未來業務方向將會落在3d打印應用上。
在業界,人們通常把3d打印劃分為桌面打印和工業打印。如果說工業打印目前還顯得薄弱的話,那么桌面打印,在深圳已形成了較強的優勢。深圳創新設計研究院創新應用研究所所長焦麗華告訴記者,深圳擁有全國最多的“創客”群體和從事智能硬件的創業者,他們的創意在前期通過傳統開模手段來獲得樣品或者小批量體驗性成品,周期長且成本高,而3d打印成為了最佳的選擇,由此催生了桌面3d打印市場。
有專家認為,深圳在3d打印上的發展市場非常巨大,在通訊、光電、家電、消費電子、文化創意、生物醫藥、新材料、工業設計等產業有著堅實的基礎。這些領域的一些貴重零部件,都可以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