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收購謠言 Google或斥資數十億美元投資Jawbone
去年5月,科技博客TechCrunch曾援引匿名人士的消息,稱Google可能將收購Jawbone,收購金額為數十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0136.htm今天,Recode又從知情人士那得到最新消息,Google正在考慮戰略投資Jawbone,而非像之前傳言的是收購。不過,戰略投資的談判進展并不太順利,目前雙方在投資數額、估值方面還沒能達成一致,談判陷入僵局,Jawbone也在與其他幾家科技公司洽談。
對于Google來說,投資勢在必行。Google已通過收購Nest、Dropcam,初步完成了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但在可穿戴設備、健康監測領域面臨不小的壓力。雖然推出了Android Wear的操作系統,但2014年出貨量只有72萬;反觀蘋果,將在4月發售Apple Watch,第一季度的訂單就有600萬。
Jawbone 以設計出名,最初做音響,后來進入可穿戴領域,推出了Jawbone Up系列手環。2011 年中期 Jawbone 的估值已經有 15 億了,2013年9月有消息稱它在進行一輪1億美元的債務融資;2014年完成新一輪2.5億美元融資,估值提高至33億美元。2015年,先在CES 上借三星發布會智能家居環節大出風頭,隨后又上線了自己的智能硬件在線商城。但據《Fortune》雜志和IBTimes的報道,這家公司正面臨財務危機:Jawbone 一直沒有盈利,一直在尋求融資,并在產能上掙扎 ,新產品 UP3 的上市延期也與此有關。
如果Jawbone能夠獲得Google的戰略投資,不僅能夠緩解財務危機,能獲得Google的技術支持,而且有機會成為Android平臺上最主要的健康監測設備或者應用。
2015年智能穿戴式設備很可能迎來洗牌,像Jawbone、Fitbit、Misfit 等公司的產品大多功能單一,強調設計成本居高不下,售價極不合理。憑借先發優勢,獲得了用戶和口碑。但隨著巨頭和初創公司進入,處境尷尬。巨頭的產品往往功能完整,Samsung GearFit 甚至帶有一個顯示效果出眾的 AMOLED 顯示屏;價格合理, Microsoft Band 在小規模量產的情況下做到多個傳感器并存的最小體積,價格又“便宜”;而像小米也推出了手環,同樣有防水、藍牙連接功能,帶指示燈,能夠檢測運動和睡眠,但售價卻只需要十幾美元,已經銷售過百萬枚。Misfit已經選擇了小米和京東,Jawbone也是時候好好想想了。
忘記說了,Jawbone的CEO Hosain Rahman可是Nest的創始人Tony Fadell的好朋友哦。有這層關系,你們懂的。
當然啦,Jawbone要想的肯定還是蘋果已經有了自己的Apple Watch,Facebook收購了Oculus,三星、微軟自己出了手環,小米戰略投資了Misfit,留給自己的好選擇也不多了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