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COMS圖像傳感器的太陽自動跟蹤控制器設計與實現

基于COMS圖像傳感器的太陽自動跟蹤控制器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5-01-17 來源:網絡 收藏

  太陽跟蹤的方法很多,主要可以分為兩種方式,即光電跟蹤和根據視日運動軌跡跟蹤。光電跟蹤裝置優點是靈敏度高,結構設計簡單,能通過反饋消除累計誤差,具有較大的優勢。其關鍵部件是光電傳感器,常用的是光敏電阻。由于光敏電阻安放位置的不連續和環境散射光的影響,系統不能連續跟蹤太陽,精度有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8277.htm

  因此需對光敏電阻的結構進行優化,而通過增加光敏電阻個數的方法則會造成裝置結構復雜,成本提高。通過分析,采用圖像傳感器代替了光敏電阻檢測太陽位置的變化,可以準確、快速地獲得太陽位置信息,從而提高了跟蹤精度。同時其結構簡化,成本降低。

  1 系統總體設計

  該系統主要由平面鏡跟蹤裝置、控制和驅動電路、方位限位電路、CMOS圖像傳感器(附巴德膜濾波片)等部分組成。系統總體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跟蹤裝置實物圖如圖2所示,圖像傳感器固定在平面鏡中心。圖像傳感器產品主要分為,CMOS以及CIS傳感器三種。目前CMOS型不僅價格低廉,而且已經實現數字化輸出,軟件可編程控制,大大降低系統設計的難度,提高系統設計的靈活性、抗干擾性和穩定性。

  

 

  

 

  CMOS圖像傳感器滿足系統設計要求。跟蹤控制器采用羅技公司的QuickCam系列網絡攝像頭,具有功耗小、成本低、單一電源驅動、易于實現片上系統集成等特點。其開窗特征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有效圖像數據窗口的大小,從而避免了對無效數據的采集,減小存儲空間。

  由于太陽光十分強烈,因此在圖像采集時,需要給攝像頭加上巴德膜濾波片。實驗表明加兩層濾波片后,所得到的圖像效果較佳。

  系統工作過程為:啟動時,上位機VC++調用視日運動規律中的sun函數,獲取太陽的高度角與方位角,并轉化為俯仰和水平步進電機的運行步數,通過RS 485總線與單片機通信,驅動跟蹤裝置運轉,確保太陽光斑裝入CMOS圖像傳感器視角內。

  通過MCC實現VC++與Matlab聯合編程,實時控制圖像傳感器采集太陽光斑圖像。VC++程序設置為每隔5 min自動調用傳感器拍一次照,傳回的圖像經Matlab處理,計算出太陽光斑質心坐標與圖像中心坐標的偏差,轉化為水平和俯仰電機需調整的步數,返回給 VC++,再次送給單片機,驅動步進電機動作,進而細微調整平面鏡跟蹤裝置,使太陽光斑始終在圖像中心位置。

  當厚云層擋住太陽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太陽光斑無法出現在傳感器視角內,則VC++調用時鐘跟蹤算法,繼續跟蹤,直到云層過去后,再重新使用圖像傳感器跟蹤。

  2 圖像傳感器實時跟蹤太陽的設計

  2.1跟蹤控制器的首次定位

  啟動時,上位機中VC++程序首先調用視日運動規律中的sun函數(此后跟蹤過程中無需再調用),返回此時的太陽高度角和方位角,換算成俯仰和方位步進電機所需的步數,數據送給單片機,驅動跟蹤裝置運轉,確保太陽光斑裝入圖像傳感器視角內。子程序得到所需要運行的步數,列出部分代碼:

  

 

  sun()函數中各個變量的含義:

  

 

  而PC與單片機通信協議如下:

  

 

  狀態各位定義如下:

  

 

  其中:6,5必須同時為1時,系統復位。

傳感器相關文章:傳感器工作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COMS CC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