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iosⅡ的數字示波器的設計與實現
3.1.2 SoPC頂層軟件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8252.htmSoPC的頂層軟件主要完成波形及參數的顯示、運行/停止控制、光標測量、波形窗口移動、保存數據到SD卡等功能。
(1)波形參數顯示。繪制完圖形界面后首先輸出波形信息的固定部分,如Vpp:???mV,其中“???”將在讀取相關參數后更新。然后讀取相關參數并判斷是否變化,若有變化則更新相關顯示,在波形輸出結束后將峰峰值更新到屏幕上。
(2)波形顯示。波形參數顯示完成之后,CPU進入等待狀態,若FIFO寫滿信號為1,則開始讀FIFO數據并顯示波形。流程如圖4所示。

(3)運行/停止控制。波形顯示完后,若讀到stop為1,則等到FIFO寫滿后進入停止狀態。在停止狀態FIFO中的數據保持不變。在停止狀態若檢測到用戶輸入,則執行相應函數。若檢測到stop為0,則清屏,重繪圖形界面,輸出運行圖標,返回到顯示波形狀態。
(4)光標測量。在停止狀態若檢測到光標測量為1,則進入光標測量狀態。首先將2個光標的y軸坐標轉換為實際電壓值輸出到LCD,然后計算2個光標電壓的差值輸出到LCD上的相應位置處。再根據分頻系數將2個光標的x軸差值轉換為實際的時間,輸出到LCD。最后繪制2個十字光標,每個光標由一橫一縱2條直線構成,其交點位于波形上。
光標繪制完成后檢測用戶按鍵,如果有左右移動或光標切換按鍵操作,則對相應光標的x坐標做加減運算,然后從緩沖區重新讀取波形輸出到LCD,將之前的信息覆蓋,接著再次調用光標繪制函數繪制新的光標位置和光標的信息。流程如圖5所示。

(5)將波形保存到SD卡。在停止狀態若檢測到保存按鍵輸入,則將數據保存到SD卡。首先在FAT表中查找空簇,返回簇號,并在FAT表中標記該簇已被占用,同時更新FAT表。然后在根目錄中查找已存在的DAT文件,若有DAT文件則返回最大的文件名,否則返回0。然后將緩沖區的數據寫入SD卡的對應扇區,扇區地址=根目錄地址+根目錄大小+(簇號-2)×每簇的扇區數。接著在根目錄中找到一個空閑項,將文件名稱、大小、所在簇寫入該項,即完成文件的保存。最后在LCD上輸出相應的提示信息。流程如圖6所示。
(6)波形顯示窗口的移動。在停止狀態若檢測到左右移動輸入,則進行波形顯示窗口的移動。當左/右鍵按下時,若窗口沒超過FIFO邊界,則將窗口的首地址左/右移2個像素,然后更新顯示的窗口,同時按比例更新窗口指示器的位置。
(7)波形文件格式。用于保存波形的文件使用8.3格式命名,名稱為OSC_xxxx.DAT,其中xxxx為文件的編號。由于每次采集的波形數據量大小相同,因此文件的大小也為固定值。FIFO深度為256 B,添加觸發電平、觸發沿、時間刻度等信息后,文件的體積為260 B。由于磁盤的底層讀寫操作是按照扇區進行的,一個扇區512 B,所以將文件的大小定義為512 B。前256 B為波形數據,第257 B為觸發沿信息,第258 B為觸發電平信,第259 B,260 B為分頻系數,通過軟件轉換后可得時間刻度的大小。
4 PC機軟件設計
PC端軟件使用C語言設計。圖形部分使用SDL庫。PC機軟件用于打開示波器保存的波形文件,還原波形信息,并可以進行光標測量。程序首先初始化SDL視頻,然后打開文件讀取260個字節,關閉文件。載入背景圖案,初始化TTF字體。將波形繪制到背景圖案上并計算相關參數輸出到相應位置,繪制兩個光標,等待用戶移動光標。光標移動后重新載入背景和波形并更新相關信息。軟件流程如圖7所示。

5 結語
本文介紹了一種基于SoPC的數字示波器設計,實際測試結果表明,系統完成了數字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各部分工作正常,各項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了FPGA芯片、嵌入式NiosⅡ處理器以及Verilog HDL語言,簡化了電路的設計,提高了靈活性,縮短了設計周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