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or放棄 中國為何造不出專業顯示器?
忙打價格戰無暇兼顧專業產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6952.htm提起專業顯示器,日本的藝卓和NEC,還有美國的戴爾以及惠普等品牌總是第一時間閃現在人們的腦際。其實中國的顯示器品牌還是很多的,如果算上臺灣地區的品牌,可以說消費級市場的大部分產品都來自國產品牌。縱觀四周,我們可以發現身邊很多人在用AOC、HKC、明基等品牌的顯示器。那么中國地區如此大的市場,如此眾多的品牌為何沒有誕生一個立足于專業領域的顯示器品牌呢?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成本的問題。由于近代中國的種種原因,導致中國制造的產品在技術往往沒有自信,因此性價比就成為了本土產品銷售的利器。這種情況在各個產品領域都是有所體現,在顯示器領域尤其明顯。如今由于顯示器的性能同質化嚴重,尤其是在消費級領域,產品的主要競爭力就是價格,因為各大顯示器廠商無法將精力放在專業產品的研發上,如何縮減成本,讓顯示器賣得更便宜才是王道。

普通顯示器的價格非常的優惠
專業顯示器由于制作和調試的過程較為復雜,采購上游材料的渠道也不好梳理,導致一款專業顯示器的誕生需要很長的流程。這樣一來,專業顯示器的價格壓縮就變得很困難,如果過度壓縮,會導致產品達不到預期,如果投入的精力過大的話,不僅會耗費很多的人力和財力,更重要的是會影響到其它新品的推出。
專業產品和顯示器廠商的推廣消費級產品的節奏是不相符的。一般來說如今的顯示器廠商一般一個季度會推出一款或者一個系列的新品,抓住當前最熱的元素來促進銷售。比如高分辨率,窄邊框以及專業色彩等。這樣做可以保證新品有更強的競爭力。而專注于專業顯示器的話,很明顯兩方面都兼顧得很好,并不是那么容易。
好在哪里?專業顯示器總遭質疑
在中國,大多數用戶對于顯示器的認知非常的有限。他們對顯示器的好壞判定,基本就是尺寸和分辨率兩個維度。很多用戶在DIY主機之后,就根據自己的預算隨便選擇了一個顯示器,對于顯示器產品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有追求的用戶,還會對面板以及色彩有一定的要求,在中國的市場,這樣的用戶群已經算是中高端的級別了。

專業顯示器功能更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