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7的新型嵌入式心電監護儀的研制
摘要:本文介紹了一種新型便攜式心電監測儀的軟硬件設計,基于ARM核的32位低功耗微處理器作為系統控制核心,系統采用源碼公開的嵌入式uClinux操作系統,可實現心電信號的實時顯示和遠程監測,具有輕便節能、功能強大,安全穩定等優點。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6068.htm關鍵詞:心電ECG ARM uClinux 液晶顯示屏 TCP/IP協議
一、緒論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對人類危害最大的一種疾病,而心電圖是檢查、診斷和預防該類疾病的主要手段和依據。由于傳統的基于PC機平臺的心電監護儀,價格昂貴,體積龐大,不便于移動且主要集中在大醫院,而無法實時監護患者的病情,給醫生和病人帶來了很大的不便。近年來,隨著嵌入式和網絡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研制出一種基于ARM7處理器的新型嵌入式心電監護儀,它采用Samsung公司的一款ARM7TDMI核的RISC的32位高速處理器S3C44B0X,具有成本低、體積小、可靠性高、操作簡單等優點,適用于個人、中小醫院和社區醫療單位,為家庭保健(HHC)和遠程醫療(Telemedicine)等新興的醫療途徑提供良好的幫助與支持。
二、系統的工作原理

圖一 新型嵌入式心電監護儀的系統結構框圖
心電信號通過專用電極從人的左右臂采集到后,送入信號調理電路,先經過前置放大器初步放大,經高通濾波濾除直流信號及低頻基線干擾后,由后級放大器放大,再經濾波器進一步濾除50HZ的工頻干擾,經低通濾波器后得到符合要求的心電信號,由模擬信號輸入端送入ADC,進行高精度的A/D轉換。為了更好的抑制干擾信號和防止導聯松動及脫落,我們在電路中還引入了右腿驅動電路和導聯脫落檢測電路。系統控制核心采用Samsung公司的S3C44BOX,液晶顯示屏(LCD)建立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采集到的信號可以通過LCD實時顯示和回放,數據通過因特網基于TCP/ IP(傳輸控制協議、網際協議) 順序可靠地傳輸數據到心電監護中心,為醫護人員及時準確的診斷提供參考。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采用現在流行的uClinx,管理協調各模塊工作,為系統可靠的運行提供保證。
三、系統硬件模塊設計
3.1、信號調理電路
信號調理電路主要包括:放大器、帶通濾波器、陷波器等。

圖二 心電前置放大電路
人體心電信號屬于強噪聲背景下的低頻微弱信號,一般只有0.05-5mV,頻譜范圍為:0.05-100HZ,心電信號正常輸出時其幅值約為1mV,而A/D轉換器的輸入電平要求到達1V左右,即心電放大倍數約為1000倍,由于肌電干擾可能造成前置放大器靜態工作點的偏移,甚至截至飽和,所以前置放大器的增益不能太大。我們選用AD620儀表放大器作為系統前置放大器,它具有低噪聲、低漂移、高共模抑制比、高輸入阻抗等特點。它的增益通過1腳和8腳的電阻Rg來調節,可達1-100倍,計算公式為:G=49.4 /Rg+1。我設計初級放大倍數在七級左右,選用精度為0.01%,阻值為8.25 的精密線繞電阻,后級選用TL064將信號放大到A/D轉換器的輸入電平要求。

圖三 心電后級放大及濾波電路
為抑制直流漂移和放大器通帶外的低頻噪聲,設計一個RC高通濾波器;因心電信號的頻率在100HZ以下,為消除高頻信號和50HZ的工頻干擾,還設計了低通濾波和帶阻濾波器。
為防止導聯松動和脫落,設計導聯檢測電路,電極脫落時,比較器的輸出電平由正常的高電平變為低電平,產生報警信號,提醒患者檢查導聯。右腿驅動電路,人體共模電壓檢測出后,經倒相放大反饋到人的右腿上,而沒有直接與放大器的地相聯,這樣人體的位移電流不流到地,而是流到運放的輸出端,對AD620減小了共模電壓的拾取。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濾波器相關文章:濾波器原理
低通濾波器相關文章:低通濾波器原理
高通濾波器相關文章:高通濾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