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工業4.0,德國紐豹落戶中國無錫
一說到德國制造,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精密和細致,并聯想到奔馳、寶馬、大眾、博世、西門子等一連串的品牌。在RFID制造產業鏈上,您想到了誰?對,它就是德國紐豹——同樣地以精密而近乎完美的高端裝備贏得了全球市場。日前,記者有幸借紐豹無錫公司的成立之機采訪到該公司總經理孫斌先生。孫總以其國際化視野為我們精要還原了紐豹在國內RFID制造產業的發展脈絡。整理成文如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5612.htm記者:孫總,您好!恭祝紐豹無錫公司的成立!請您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新工廠建設的基本情況!
Sun bin: 謝謝!紐豹無錫一期新工廠有1200多平米,三層建筑,占地面積23畝,沿用了紐豹德國半導體事業部大樓的設計。而我們的紐豹工業園總規劃占地70畝,共分二、三期建設完成。
紐豹無錫公司總經理孫斌先生
記者:紐豹為什么選擇此時在中國的無錫設立新工廠?是基于哪些因素考慮?請問,是否與“中德工業4.0戰略”有關?
Sun bin: 紐豹在中國建廠的設想是紐豹亞洲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調研工作可以追溯到2004年。在2005年,紐豹總部選擇了馬六甲作為亞洲第一家分廠。馬來西亞華人很多,從語言、國際貿易等考慮因素出發,當時在馬來西亞開局也是情理之中。而今年紐豹無錫廠的落成,正是紐豹亞洲戰略的延伸和拓展。從市場發展格局來看,我們選擇了無錫,而且選擇了2014年,也是與市場契機和天時地利分不開的。從1993年中國政府提出來的“金卡工程”到2009年11月份又提出“物聯網”,作為智能識別技術放案及其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基地的紐豹無錫廠,是與市場格局、政府政策完全吻合的。從中歐合作戰略大格局來看,也是錦上添花之舉。
記者:無錫新廠將主要提供哪些類型的生產設備及服務?它們的市場競爭優勢又分別是什么?
Sun Bin:紐豹無錫廠的主要業務方向是IC卡、電子標簽、安全證件等涉及到芯片的智能識別產品的加工工藝,檢測工藝的方案與設備儀器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我們的優勢是已經處于優越的市場占有率。此外,更有根據市場需要,本地化生產服務所帶來的整個產業鏈成本降低,這將促進行業應用廣泛興起。無論IC卡還是電子護照,抑或是電子標簽,單位產品的成本對整個市場應用領域的擴展起到了最大的影響力。10年前電子標簽的期望成本是5美分,現在實現了,所以從傳統行業開始引入RFID技術算起,這段歷程走過了近10年。
記者:無錫工廠開工后,必將為整個RFID行業的標簽生產儲備更大的產能。您對當前行業的“產能儲備”與“產能釋放”這兩方面問題是如何看的?
Sun Bin: 產能儲備是有意識的規劃行為,我個人覺得用這個詞還不時完全貼切的形容市場上的產能富裕。這種富裕有它的特點和原因。物聯網概念初期,大家買設備,建立產能,但是比較分散,形成不了成本優化性的產能配置,市場上的應用案例也少,技術方案的設計與執行也不成熟,這些產能分散不集中的現象表現在諸多廠家的設備跑不起來或者不能滿跑。經過8年的發展,目前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集國際性代加工和本地性項目并舉的格局,產能利用主要集中在6、7家企業,他們分擔了全球80%以上的電子標簽票卡的生產。
至于產能釋放倒是值得研究和推進的概念。我個人意見是行業內的上下游企業,同類企業的并購正在醞釀和實行中,通過這種并購,優化了產能配置,優化了產業鏈成本,提高了產能技術水平。這條路可行,需要更快的前行。
記者:紐豹一直是標簽生產設備領域的領跑者,而且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現在又進一步提升了本地化的服務。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國內的市場競爭將更強烈?
Sun Bin: 電子標簽行業的生產設備的競爭應該是相對其他行業來講,仍是不見波瀾的。原因有二:一方面因為紐豹公司經過了10年的發展,在產業剛剛興起的時候就徹底逼退了法國、奧地利的兩家強勁對手,直至他們轉行與放棄。相信紐豹的交鑰匙工程的戰略,廣泛的市場資源積累,持續的資金積累,豐富的技術積以及堅強和諧忠誠的團隊能夠最長時間地保持住明顯優勢的格局;另一方面因為整個產業剛剛起步,行業規模尚小,大資本還沒有真正地進入該行業。所以今后的市場競爭是否會激烈,取決于紐豹自身的發展是否健康,也取決于行業規模的擴大是否會吸引巨大資本參與,如果這些資本參與各個產業鏈上的點的產業投資,競爭將會多元化和激烈。
記者:紐豹處于RFID產業鏈的最上游,能否請您談談對產業整體發展的一些看法與建議?
Sun Bin: 這個問題很大也很嚴肅。不敢妄加評論。但是這個產業值得我干一輩子是我對這個行業的根本看法和體會。
記者:最后,請您談談紐豹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規劃!謝謝!
Sun Bin: 紐豹未來在中國的發展無非會有兩個可能的格局:一,循規蹈矩的做一個抓住了市場的成功外資企業;二,參與物聯網的行業規劃,標準設計和行業推動,與本地物聯網同行同呼吸共分享這個時代的契機。這兩種可能取決于建廠后3年內的企業團隊的建設,產品定位等。
西門子plc相關文章:西門子plc視頻教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