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設備 想對你說我愛你真的很難
作為一個自認為對數碼設備尤其是手機有著熱血愛好的小青年,小編無時無刻不忘惦記著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展,終于在今年,智能穿戴設備有了“大躍進”式的發展——至少有跨時代意義的成品面向大眾市場了,代表作就是MOTO360以及剛剛發布不久的AppleWatch。今天,小編拋棄什么客觀、數據,和大家隨便聊聊自己對穿戴設備的理解,也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留言,共同交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5216.htm

?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小編本文中提到的智能穿戴設備更多的是關于手表、手環,至于眼鏡什么的,小編覺得它們的發展還需要一些時間,因此也就不涉及了。另外小編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如有紕漏,請大家指出,多多包涵。廢話說完,正式開始。
功能?外觀?
對于智能穿戴設備而言,到底是功能優先還是外觀設計優先?很多朋友會說:當然是都很重要,二者要做到均衡。但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一個道理,一款智能 穿戴設備的外觀與功能注定不可能同樣優秀,它必定要在某個方面有所妥協。因此對于很多廠商而言,這是一道必須做出回答的選擇題,有的廠商選擇了外觀(比如MOTO360),而有的廠商則選擇了功能(比如AppleWatch)。其實就個人而言,小編覺得對于智能穿戴設備而言,外觀的優先級要高于功能,因為 智能穿戴設備首先是一個“穿戴”設備,試問有幾個人愿意把一個丑陋的東西戴在身上呢?這個世界已經很丑陋了,為什么要讓它更丑?所以一款優秀的穿戴設備首 先應該是好看,其次在好看的基礎上實現一些功能,至于實現什么功能,我們下文再談。

?
智能?噱頭?
很多智能手環都在強調自身的一些牛X功能,比如運動數據監測、睡眠質量監測等等,個人覺得其中的一些功能可以說是毫無意義。比如睡眠質量監測,我睡得好 不好有誰能比我自己更清楚?更何況是一款簡陋的穿戴手環?運動數據監測這樣的功能還算挺有意思,適合那些經常運動的用戶,但是卻面臨著數據精確性的問題, 而心率監測這樣的健康類功能以及信息提醒功能還是很有存在的意義,另外一些手機解鎖之類的小功能也不必過于認真,一來技術上的難度不大,二來用手環解鎖顯 得過于浪了一些,拿來玩玩就行。但很遺憾,很多智能穿戴設備廠商似乎跟沒想好這些問題似的,功能該有的沒有,不需要有的偏偏它又非給你。因此小編覺得對于 大部分的智能穿戴設備而言,很多功能的存在完全是噱頭,在這個時候,用戶就要靜下心,仔細地想一想哪些功能對自己有用,哪些是毫無意義的,以及到底值不值得為它們掏腰包。

?
孤立?生態圈?
MOTO360和AppleWatch發布以前,也有一些廠商發布了自己的智能手環或者手表,但這些手環很多都是見光死。除去功能和外觀之外,還有至少 兩個因素導致了它們的不溫不火,其中一個就是“孤立”。智能手表(環)作為智能手機的衍生品,必定是要和手機緊密聯系的,但很多廠商卻把智能手環做得過于孤立了,就像是一個跟父母走失的孩子,留下的只能是無助和絕望。留意過魅族9月2號新品發布會的朋友應該都注意到了inWatch這個新品牌,它們的新品inWatchπ選擇了和魅族MX4合作發布,最終效果是inWatch這個品牌一夜之間被無數人所了解,并且魅族也發布了全新的LifeKit,將為日后的眾多智能穿戴設備提供系統級的支持。按照李楠的話講:“碰一碰解鎖什么的都是小意思”。此舉也表明,魅族將與智能硬件廠商共同建立健康的生態圈。總結 為一句話,智能穿戴設備廠商一家根本玩不起來,大家一起玩才有搞頭。

?
定制?組裝?
既然是“智能”穿戴設備,很多廠商很直接就想把手機的一些零部件稍加修改或者原封不動地就組裝到智能手表上,甚至一些所謂的智能手表根本就是小號的安卓手機,結果可想而知。這樣對外觀、續航、功能都必定得做出妥協,而要想做出一款優秀的智能穿戴設備,很多零部件必須得進行定制或者重新設 計,MOTO360的火熱也正是因為此,單單圓形表盤就要面臨著比其他友商復雜的多得多的設計難度,但這一切最終都轉化為了實實在在地好 評,MOTO360也必將是智能手表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當然AppleWatch同理,蘋果的一大特點是推出的產品可能不是最早發布的,但一定是最成熟的,因此不再贅述。

?
好了,最后總結一下。智能穿戴設備之所以沒有達到之前很多人預料的火爆程度,很大程度上便是因為沒有在上面的4個回答中認真做出回答,但凡選擇了正確的答案的那些產品都獲得了諸多好評——至少被大部分人所銘記和討論,但問題是這樣優秀的產品少之又少,智能穿戴設備,想說愛你真是不容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