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LED照明產業將增3500億產值?別忘了行業短板!
10月10日上午,省科技廳組織召開“廣東LED產業創新發展座談會”。座談會以近期藍光LED技術獲得全球科技界含金量最高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為契機,探討廣東LED產業發展情況,研判產業發展新形勢。會上,黃寧生廳長充分肯定了廣東省LED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并表示,“以中村修二為代表的科學家因發明藍光LED技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充分證明了LED這項造福人類的偉大技術被全世界認可,整個LED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4035.htm專家預計全年總產值將增3500億元可信嗎?
廣東LED產業目前已經處于全國領先位置,LED封裝產量約占全國的70%,約占全世界的50%;部分技術領域與世界同步;2009年全省LED照明及相關產業產值達310億元,占據國內LED總產值的近半壁江山。
在廣東省剛剛發布的《關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若干意見》中,半導體照明(LED)產業和高端新型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一道,成為廣東近期重點主抓的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為廣東LED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深圳、東莞、佛山、惠州、江門等地,也將LED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出臺了大量的扶持政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在上游的外延片、芯片領域進行突破,從而帶動廣東LED產業實現高端突破。
總體來看,廣東LED產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并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生態鏈。不過,業內專家也指出,廣東LED產業已出現重復投資的問題。各地政府在大力推動LED產業發展的同時,應加強科學決策,找準本地在發展LED產業中應處的產業鏈位置,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廣東LED在全國已確立了五大優勢,今半年產值達1545億元,預計全年總產值將增3500億元……
中村修二,是廣東省2013年引進的第四批創新創業團隊帶頭人,對于廣東省提前布局、率先卡位LED產業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對于下一步工作,他指出,一是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現有基礎上做強LED產業,提升廣東LED產業核心競爭力;二是實施標準光組件與可見光通信技術重大專項,加強產學研合作,拓寬拓深LED領域,加快構建產業發展新藍海。
通過短短四年時間,廣東LED在全國已確立了五大優勢,今半年產值達1545億元,預計全年總產值將增3500億元;省質監局張燕飛副局長闡述了質監局對于LED產業工作的做法和成效,提出在藍光LED技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新機遇下,廣東應加快標準化進程,不斷完善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加強行業自律,進一步提升廣東LED產品質量。葉景圖副廳長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牢牢抓住襯底材料技術發展,將襯底技術作為LED產業戰略支撐點,形成廣東特色的LED產業標準體系、專利布局、技術路線;二是要加大廣東LED標準光組件在兄弟省份的應用推廣力度,并充分與國際組織合作,將LED標準光組件由全國推向全世界;三是要加快LED產業與消費類電子、原材料、通訊、光電等相關產業的融合力度,與相關產業界深入合作,抱團發展,培育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和戰略增長點。
在會上,眾參會代表就藍光LED技術獲獎及對廣東產業下一步發展一致認為,藍光LED技術此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對于LED產業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也進一步提振了LED產業信心。眾與會代表希望,通過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布,政府主管部門應根據新形勢科學規劃產業發展路徑,明確產業發展新方向,推進企業、協會以及科研院所緊密合作,聯合攻關、協同創新,真正提升廣東LED產業國際競爭力,搶占國際話語權。
莫忘廣東LED行業仍存短板!
截至目前,深圳、東莞、佛山都已經將LED產業列為支柱型產業發展。其中,深圳出臺了《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2015年深圳半導體照明產業年產值超過1300億元,成為我國LED產業技術創新的重要示范基地和全球重要的LED產品研發生產基地;《東莞市推進LED產業發展與應用示范工作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把東莞市部分干道路燈新裝或改造成為LED路燈,LED照明產業年產值達150億元;佛山也將“新光源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之一,按照規劃,到2012年底,佛山LED產業要實現產值200億元,形成從芯片、封裝到應用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培育3~4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擁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
但是,不少企業和分析師均認為,中國LED產業尚有專利、成本、標準三大短板。面對國內巨大的LED市場空間,我國LED企業的生產規模卻相對滯后,統計LED芯片生產的關鍵設備MOCVD數量,目前,國內企業MOCVD設備數量達到135臺(今年設備計劃增加超過100臺),占全球設備總數的8%,而LED芯片產能只占全球LED產能的3%。
專利技術是全球主要LED廠商獲得競爭優勢,保持自身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2000年以來,全球前五大LED廠商(日亞、飛利浦、Cree、歐司朗、豐田合成)關于專利權的訴訟與和解不斷發生,湘財證券分析指出,五大LED廠商主導了LED產業的發展趨勢。LED廠商通過授權以及交叉授權來進行研發和生產,形成公司之間的結盟,從而增加了行業進入壁壘。
LED應用的相關專利國家中,日本占全球專利的27.9%,而中國僅占9.34%。國內LED專利技術構成不完善,基本上集中在利潤較低的LED封裝以及LED應用等中下游產業鏈,而外延生長和芯片制造專利數量少,大部分被國外廠商所掌握。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統計,我國50%中小功率LED芯片可國內自己生產提供,80%大功率芯片由國外進口提供。“未來LED產業將基本復制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歷程,即技術升級、成本大幅下降、產品滲透率不斷提高為產業未來發展定調。”湘財證券在其分析報告中強調。
德豪潤達董事長王冬雷認為,成本與價格也是LED普及過程中的攔路虎。由于LED使用的高性能芯片要從國外進口,一個LED燈至少20多元,而普通燈泡只要1元。一盞LED臺燈300元,是普通臺燈五六倍。節能省下的費用在普通消費者面前,并不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雖然通過政府大力推廣LED技術已開始進入戶外照明領域,但對于市場空間更為巨大的普通照明市場,價格過高仍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據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相關報告顯示,廣東LED企業主要位于產業鏈的中、下游,核心芯片特別是大功率LED芯片主要依賴進口。當核心組件掌握在其他人手中時,企業定價的能力也就受到限制,因此產業鏈上的不足,對于發展廣東LED產業的掣肘最大。
此外,當前廣東面臨的另一個嚴峻的問題,即如何科學決策、合理規劃LED產業布局,避免各地因盲目低水平重復建設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局面。現在廣東多個地市都將LED產業作為支柱型產業發展,大家都想在LED上分一杯羹,一哄而上。而上馬的項目,大多都集中在下游封裝領域,重復建設苗頭已經初顯。在上游外延片和芯片領域,由于缺乏核心技術,短期內則很難獲得重大突破。
今年5月1日,全國照明電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的5項LED標準開始實施。業內人士透露,國標實施后,每個產品的成本將增加8-10元,而市場上部分產品的利潤僅為3元甚至更少。這也意味著,如果標準得到嚴格實施,將有大量LED企業被淘汰。廣東省LED產業聯盟主席李旭亮就一針見血地指出,僅東莞就有200多家LED企業,隨著市場競爭機制發揮作用,那些沒有實力和市場定位不清的作坊式企業必將被淘汰出局。
編輯總結:
只有讓身上包袱的減輕才能讓廣東LED更好的起跑。LED技術是21世紀半導體技術發展的關鍵突破,將帶動整個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是攻克半導體光電子技術的重要切入點;此外,對信息產業、汽車電子、原材料與裝備制造、消費類電子、航空航天、太陽能光伏以及整個光電子產業等領域也都起到重要帶動作用。LED產業的發展將為廣東建設國家創新城市提供新的動力。
就目前看來,雖有5大優勢可讓廣東LED騰飛,但是還有諸多短板需要補上,才會更有國際競爭力。除了封裝以外,廣東LED企業在這些關鍵共性技術都處于弱勢地位,尚需進一步攻關。而且,LED照明技術的發展空間雖然很大,但核心專利基本都被國外幾大公司控制。國內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目前,廣東只有少數企業能夠針對市場自主研發LED應用產品,缺乏具有核心技術和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再加上人才隊伍建設亟需完善。目前LED產業研發人才尤其是高端領軍人才缺乏,已成為廣東LED產業實現高端化發展的短板。
筆者認為,現如今大多都集中在下游封裝領域,重復建設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隨著我國LED產業上游專利逐步增加,待補齊短板之時,才會讓led更好的發展。通用照明市場的全面啟動,LED產業將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在全球經濟不明朗的情況下,具有抵御經濟衰退風險,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