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 2G/3G鄰區提升TD數據流量
TD-SCDMA網絡已初具規模,但是由于前期終端的制約,用戶使用感知不盡人意,導致TD網絡利用率過低;另外,WLAN網絡規模較小,局限于熱點,缺乏統一規劃,LTE網絡尚處于規模試驗階段。因此,運營商需要統一考慮基于流量經營的四網協同規劃,盡力滿足用戶的無線數據業務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60230.htmGSM與TD互操作的前提是TD需要添加2G鄰區,并設置合理的互操作切換、重選參數,反之,2G也需要添加TD鄰區,來保障TD用戶能順利重選回TD網絡。如果2G網絡未添加TD鄰區,那么TD用戶切換到該2G小區后,可能會駐留一段時間,直到重選到添加有TD鄰區的2G小區下,才能發起向TD網絡的重選,假如這段時間發起數據業務,那么用戶的使用感知不能充分保證。
2G/3G鄰區的優化包含TD的2G鄰區和2G的TD鄰區優化,一般來說,2G、TD的鄰區優化由各自的優化團隊負責,但是由于跨系統的差異以及核查的頻度不同,2G/3G的鄰區協同優化存在較大的問題。
經過對太原某地的網絡核查,網優人員發現:TD的2G鄰區基本正確,只有新開站部分小區缺失2G鄰區,已經補齊。2G的TD鄰區普遍不合理:部分2G小區的TD鄰區太少(只有1個),部分2G小區沒有TD鄰區,還有部分2G小區因為刪除零話務小區刪掉了TD鄰區,由此導致部分用戶不會立即重選到合理的TD小區,增加了2G小區的負荷,影響了用戶的使用感知。
經過詳盡細致的鄰區核查,網優人員檢查出中興設備區域(汾河以西、北大街以北與四郊縣)有1132個2G小區沒有TD鄰區,1300條2G小區TD鄰區個數少于等于2個,隨后使用集團公司ASPS鄰區規劃優化軟件,對該區域的2G小區進行TD鄰區整體規劃優化。
優化措施為:網優人員對全網TD宏站使用的頻點進行統計,發現TD宏站使用最多的6個頻點為10063、10088、10096、10104.10112和10120.1132,對沒有TD鄰區的2G小區添加6個TD小區(6個小區頻點不同);對2G宏小區的TD鄰區數量少于3個的補加到6個鄰區;對TD宏站不是使用這6個頻點的小區人工添加鄰區;最后中興區域的2G小區一共添加16000條左右的TD鄰區。
鄰區化完成后,中興設備區域的2G小區一共添加了29062條TD鄰區。值得注意要的是,為了保證用戶的感知度,由2G重選回TD的參數設置為當TD的電平大于-84dbm的時候回到TD網。
話務量對比
2G/3G鄰區規劃優化完成后,網優人員于2月18日進行現網修改,為了避免春節期間業務量低的影響,取2月6日(元宵節、周一)至2月26日(周日)中興區域系統間小區重選次數、話務量和流量的數據進行對比,對比見圖1。
通過圖1可以看出,在2G添加完3G鄰區后,系統間的重選次數增加明顯,使UE能更快的重選回下載速率更高的TD網絡。
通過圖2可以看出在2月18日添加完鄰區后,TD話務量有明顯的增長。由24000erl左右長到了27000erl左右,提升幅度約12.5%,增加了TD網的碼資源利用率,減低了2G小區的負荷。
同時,該區域TD數據業務流量的增長也比較明顯,平均由280GB左右增長到了380GB左右。說明了優化2G/3G鄰區后,吸納了更多的用戶駐留TD網絡,使G3用戶可以更快捷地使用無線速率更快的TD業務,提升了使用感知。
高增長區域對比
針對出現流量高增長情況的晉源區、萬柏林、尖草坪區等區域,網優人員選取了2月16日至2月26日系統間小區重選次數和流量的小區級數據作渲染圖(流量三天增長250MB視為高增長小區),如圖3、圖4所示。
通過兩張渲染圖看以看出,晉源區的2G到3G的重選次數增長較高,數據流量的增長也比較明顯。(因為晉源區的基站的主要在右圖黃色的部分,其他地方沒有基站,所以數據的增長也集中在圖中黃色的部分),這一方面說明,區縣營業部的營銷政策起到提升業務量的作用,另一方面說明這次優化2G/3G鄰區的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尖草坪區、四郊縣的情況和晉源區相近。
通過測試網優人員還發現,萬柏林區2G向TD重選次數普遍增長,高增長的區域分布比較集中,但是數據量的增長分布卻比較均勻。可見,數據的增長與數據業務量的分布有關,數據業務量分布高的區域,數據流量的增長也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