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采用PLL技術的接收機射頻前端的設計

采用PLL技術的接收機射頻前端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4-02-27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59562.htm

第一次下變頻,采用性能指標穩定的SYM-25DHW 混頻器,其插入損耗為9dB,三階交調為30dBm。混頻后采用的是高性能的SAW 濾波器,其具有體積小、抗電磁干擾性能好、頻率選擇性、溫度穩定性能良好等突出優點。

為了滿足系統對動態范圍和靈敏度的要求,信號在通過 后,設計了增益控制鏈路。該鏈路由驅動放大器和AGC 構成。通過后端的功率檢測,當小功率信號接收下來時,通過改變AGC 的控制電壓減小衰減量,當大功率信號接收下來時增加衰減值,以提高的動態范圍指標。如下圖所示:

圖2、AGC 電路原理圖

3.2、本振路的設計

圖3、瑣相環原理圖

通過混頻實現射頻變頻到基帶,而且采用的是超外差式結構的接收機,因此在本設計中我們需要設計兩個本振源。系統設計要求本振信號頻率精度和穩定度高,相位噪聲小,所以選擇實現本振生成。是一種建立在相位負反饋基礎之上的閉環控制系統,對相位噪聲和雜散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電視,儀器,通信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接收機本振設計我們采用ADI 公司的瑣相環系列芯片做本振的設計,其可應用于無線射頻通信系統,是性價比很高的電荷泵鎖存芯片。

在設計中,通過編寫程序由單片機實現提供給瑣相環的CLOCK,DATA 和LE 信號,在頻率合成器芯片內部完成參考晶振R 分頻和壓控振蕩器N 分頻相位的比較,并且轉換成相應的線性電壓后,經過3 階環路濾波器濾出高頻干擾信號后,得到一個穩定電壓來控制壓控振蕩器的輸出,最終的信號頻率通過兩個鎖相芯片被分別鎖定在第一和第二本振頻率上。

圖4、第二本振的瑣相環入瑣過程

從圖4,第二本振的入鎖過程我們可以看到瑣相環的入鎖時間在40us 左右,滿足要求。采用單片機提供鎖相的控制字的優點就在于:利于及時修改,便于操作。下面是本振的實際電路圖,包括第一本振鎖相芯片和第二本振鎖相芯片,其共用一個10MHz 的晶振:

圖5 實際的第一、第二本振電路圖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