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手機廠商扎堆搶頭條的背后:4G引發新一輪洗牌

手機廠商扎堆搶頭條的背后:4G引發新一輪洗牌

作者: 時間:2014-07-25 來源:騰訊科技 收藏
編者按:從整個手機行業生態環境來看,市場并不樂觀。在數量成長趨緩、硬件規格拉近的條件下,廠商利用價格的競爭手法,將比過去更加積極與白熱化。

  昨天,中國的行業著實瘋狂了一把。不僅包括一加、小米等4家廠商同一天發布新品,而且魅族亦在當天披露了其一個月前的融資信息。“搶頭條”已經不再專屬娛樂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56043.htm

  面對廠商的競爭,產業上下游企業正在為這場產業盛宴鼓掌。但對消費者來說,他們似乎并沒有被打動,因為他們已經有太多的選擇。

  GfK中國數據顯示,在今年上半年,共有245個品牌,發布971款不同型號的智能手機,而在售的智能手機共計4240余款。

  實際上,這個數字仍在增加。市場上,不斷有一加、IUNI等新興品牌出現的同時,華為、酷派等傳統手機廠商也紛紛將部分產品線獨立發展。

  然而,在這個燥熱的市場,似乎總有一個聲音在悄然提醒:泡沫即將爆發。

  牌照的發放,讓手機廠商可以更加大膽地推進終端產品。華為、中興這樣的廠商很早就在海外市場推出了產品,而在國內曾一度受制于政策因素,只能推出3G產品。隨著三大電信運營商獲得4G牌照,“準生證”問題的解決,將會打開新的市場空間。激進者如OPPO已在6月宣布全線轉型4G產品。

  不過,這并不是一個好事情。對廠商而言,目前可以選擇的4G芯片解決方案仍然有限。高通一家獨大,雖然不至于壟斷市場,但對于已經被3G時代教育過的用戶來說,芯片仍是他們選擇手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是否能夠得到上游的支持,成為終端廠商是否能夠快速推出新品的關鍵。

  以小米為例,米4的發布,雷軍(微博)僅對外聲稱采用了驍龍800系列處理器,但并未告訴消費者其采用的具體型號。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小米為了滿足其性價比的定位,未能首先拿到高通這款芯片。小米所能做的就是等芯片廠商實現大規模量產,從而使芯片的價格降低到其可以接受的價格。

  分析師稱,如果有4、5家芯片廠商能夠提供滿足手機廠商需求的產品,那么費用將會進一步降低,會有更多的手機廠商進入市場。

  按照產品路線圖來看,聯發科和英特爾等芯片廠商的產品正在逐步實現量產。

  另一方面,運營商渠道優勢正在逐漸減弱,手機廠商紛紛轉向互聯網渠道。

  長久以來的充話費送手機的促銷模式將被改變。這是由于三大電信運營商“營業稅征收改為增值稅增收”(簡稱“營改增”)開始實施后,原本作為“贈品”的手機將以銷售處理,將按照市場價格繳納增值稅。此外,終端補貼也曾造成代理渠道曾以“拆機”、“養號”等方式騙取補貼。

  因此,在這一系列契機下,電信運營商紛紛逐步取消送手機,轉為用戶購買手機獲得話費補貼,而銷售模式也將向裸機銷售為主、合約為輔轉變。面對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的調整,今年下半年產業鏈下游終端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

  華為、酷派等廠商紛紛提出獨立的電商品牌,看上去將緩解其在運營商渠道的壓力,但實際上流量經濟為基礎的互聯網渠道對手機廠商而言仍然是一個考驗。要想在互聯網渠道站住腳,手機廠商必須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去換取廣告點擊和營銷推薦。適應新渠道和模式進而形成品牌吸引力,顯然需要時間。

  實際上,從整個手機行業生態環境來看,市場也并不樂觀。盡管有那么幾條理由讓市場看起來仍然會增長,但從整體來看,中國市場留給手機廠商的發展空間正在減少。

  在這個原本就已經加快了淘汰節奏的市場,用戶購買新機的頻率明顯在加快。與此同時,用戶對品牌的忠誠度卻并不高。相關數據顯示,除了蘋果遙遙領先高達75.4%,其他Android陣營的手機沒有高于30%。更何況,已經有多個分析機構發出報告稱,手機市場接近飽和。

  IDC研究經理嚴蘭欣表示,2014年的智能手機市場,在數量成長趨緩、硬件規格拉近的條件下,廠商利用價格的競爭手法,將比過去更加積極與白熱化。



關鍵詞: 手機 4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