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水質儀表在城市污水廠節能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污水處理廠比較重視出水水質的檢測,一般都設有在線分析儀表。進水水質檢測則依靠實驗室檢測,檢測次數少。然而,進水負荷是不斷變化的,使得設備運行狀態調整滯后,導致出水水質不穩定。為保證出水達到排放標準,一般采取保守“可靠”的方式運行,具有一定的富余量。這種運行方式效率低,浪費大。當出現沖擊負荷時,這種運行方式就變得不可靠了,出水很難達到排放標準。
ICA技術概念
國際水質協會(IAWQ)提出了ICA技術概念,即儀器化(Instrumentation)、控制化(Control)和自動化(Automation)。通過實時監測污水處理過程中的進水負荷和出水水質,如溫度、pH、ORP、DO、氨氮、硝氮、磷、污泥界面、污泥濃度、流量等參數,利用廢水生物處理動力學模型,緊密結合前(反)饋、PID、自適應等現代控制理論,實時計算工廠最優控制的各種設定值,自動調節供氧強度、優化脫氮除磷、控制藥劑投加、優化排泥和污泥脫水過程,從而對整個工藝過程進行優化控制。通過對進水負荷的實時監測,能夠實現快速響應,提高處理效率,滿足日益嚴格的污水排放標準,增強系統的穩定性,減輕沖擊負荷對水處理系統的危害,實現節能降耗,減少運行成本和碳排放。
ICA的技術核心是檢測儀器、數學模型和過程控制系統,所有可靠的優化控制策略都是基于有效準確的檢測值。國內外大量運行經驗表明,通過在線水質分析儀器的監測,能夠實現污水處理系統的過程優化控制。在歐洲一些污水處理技術領先的地區,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Peel Common污水處理廠
英國南部的Peel Common污水處理廠,是英國早期建立的污水處理廠之一,已經有了66年的運行歷史,服務人口25萬人,處理水量約6萬m3/d,采用4級Bardenpho工藝(在傳統AAO工藝的好氧區末段增加停曝氣缺氧區,加強反硝化),如圖1所示。
整個優化系統包括多個控制策略:
對生化池的1、2組實行溶解氧開環+閉環控制策略,裝有全部的Hach公司在線水質分析儀器,根據進水氨氮濃度,計算四段好氧段的溶解氧設定值,并根據出水氨氮的濃度進行檢驗。生化池的7、8組作為對比池,僅安裝在線溶解氧儀、氨氮依然沿用傳統的溶解氧恒定的PID控制策略,好氧4區的溶解氧設定值分別為2、2、1、0.5 mg/L(見圖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