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決定逆變器地位:集中型占優勢
逆變器的價格下降將繼續進行,“硅進銅退”是成本下降主要路線之一。光伏行業咨詢公司IHS在2014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2013年全球逆變器銷售收入下滑6000萬美金,較2012年同比下降1%,而2013年全球新增裝機量達到38GW,較2012年同比增長27%。亞洲逆變器廠商低成本制造的大舉擴張被認為是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的主要動力。2014年上半年中電投的逆變器招標中,集中型逆變器的報價已經低于0.3元/瓦。我們判斷未來依靠規模化生產實現成本下降的空間有限,通過加大研發、改進算法減少磁性器件(例如變壓器、電抗)的使用,通過功率轉換和控制技術減少電容電感等銅基器件的使用,是未來逆變器成本下降的主要路線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9672.htm集中型逆變器在大型地面電站上占有優勢,組串型逆變器更適合于復雜多變的環境。我們在上一篇專題報告中提到我們的觀點,大型地面電站仍將是支撐近兩年國內光伏新裝機的基礎,集中型逆變器應用于大型地面電站上,可以適當發揮其過載能力,同時具備初始成本低,運行維護簡便等優點;我們堅信分布式光伏在未來將得到長足發展,以陽光電源和華為為代表的一線廠商相繼推出組串型機型以滿足未來市場發展需求。
從歐洲到北美,海外市場在要求更高的系統電壓。在歐洲和北美,對光伏組件的系統電壓要求都在不同程度的上調,在歐洲從1000V提高到1500V,在北美從600V提高到1000V;相應的逆變器的電壓要求也隨之提高。更高的系統電壓有利于項目業主減少電站并聯安裝數量,提高系統性能,節約系統平衡部件的成本,節省運行維護的成本,適用于大規模地面電站,并在海外商業屋頂市場也開始推行。
逆變器的未來發展方向不僅是電氣設備,更是聯接新能源與互聯網網絡的智能終端。美國未來學家杰里米·里夫金在著作《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預言,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建立在互聯網和新能源相互結合的基礎上。逆變器有望在能源互聯網中扮演智能終端的角色,成為電網和互聯網數據交換的中轉站,實現數字信息技術與電力電子技術的跨領域融合。互聯網網絡可以從每個逆變器的實時監控中提取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判斷每家每戶屋頂作為發電終端的運行情況,挖掘每家每戶的用電習慣,實現大數據管理。
推薦陽光電源、易事特。我們判斷陽光電源將在未來兩年內有望成為全球逆變器市場的領跑者;易事特有望充分受益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帶來的行業機會。
延伸閱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7832.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