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 LED“大咖”勤上光電是這樣走過的
2014年6月16日,勤上光電突然公告宣布:公司董事長李旭亮、副董事長黃冠志等四位高管因個人原因集體辭職。這一消息的傳出,對于略顯沉悶的照明行業來說,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自2011年成功在深圳掛牌上市以來,勤上光電一路“風雨兼程”、外界“褒貶不一”。那么,這三年來,勤上到底如何走過?它做了什么?做得怎樣?……以“勤上光電2011年-2013年年報”為基礎,以“勤上高管集體辭職”為契機,以勤上業績、渠道、項目、產品為切入點,此刻,讓我們一起回首勤上走過的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8772.htm業績表現
營業收入一路高歌利潤總額不升反降
2011年11月,勤上光電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三年來,勤上光電無論是“營業總收入”還是“資產總額”都在逐年穩步提升,但其“利潤總額”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在2011年后面臨著逐年下滑之尷尬。
2011年,國內LED產業鏈發展不均衡,上游和中游競爭激烈,下游終端照明受性價比的提升而需求旺盛,為此,勤上光電緊緊抓住了LED照明應用終端需求規模擴大的機遇,充分發揮其技術、人才和品牌優勢,進一步提升了其在國內LED照明市場中的占有率。
從《勤上光電2011年度報告》可以看出,2011年,勤上光電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6,930.42萬元,較2010年增長39.30%;實現營業利潤12,616.16萬元,較2010年增長30.4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62.32萬元,較2010年增長53.67%。在這一年,勤上光電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而通過這一系列數據,我們不難看出,2011年,勤上光電LED照明產銷規模得到進一步擴大,收入及利潤實現了大幅增長,這為其成功上市鋪平了道路。同時,成功上市也為其總資產帶來了近一倍的增長,年報顯示,其2011年總資產比上年同期增長了95.69%。
2012年,受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勤上光電發展速度放緩。根據《勤上光電2012年年報》可知,2012年,勤上光電全年營業總收入為82,166.8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81%,而在2011年數據為“同比增長39.30%”;利潤總額為13,156.8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4.30%,而這個數據在2011年為“同比增長58.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22.7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56%,其下滑也是相當明顯。
可以說,上市第二年,勤上光電的成績單“并不好看”。為此,勤上光電在其年報上如是說明:“這一年在LED照明產能依然大量釋放的情況下,全球LED照明需求釋放卻低于預期,未能有效覆蓋產能增長,導致競爭加劇,同時整個行業的凈利潤水平同比2011年有一定程度下滑。”
2013年,為應對變化迅速的LED照明市場,勤上光電加大了新產品開發力度、優化產品質量和結構、豐富產品種類、靈活商業模式,立足于主營產品的國內外市場拓展,加快了鋪設渠道網絡速度。在2013年年報報告期內,勤上光電營業收入為114,051.37萬元,同比增長38.80%;利潤總額12,588.09萬元,同比增長-4.3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399.34萬元,同比增長-1.17%。然而,業績的逐漸好轉并未阻止外界對于“勤上光電發展后續乏力”的質疑,直至此次“高管集體離職事件”的爆發。
渠道布局
2012-2013年發展代理商417家
在照明行業,“得渠道者得天下”,對于照明上市公司來說,亦難以避免。自上市以來,勤上光電在渠道上的“用心”可謂有目共睹的。除了繼續保持其在工程渠道的優勢外,勤上光電持續發力流通渠道,并在兩年的時間內發展了417家代理商,建立了1300家終端零售店(含代理店建店),也曾一度受到行業廣泛好評。
對于勤上光電的渠道布局及市場表現,我們亦可以從其2011年至2013年的年報中窺探一二。
2011年,勤上光電充分利用大采購、大物流、規模量產等綜合成本優勢,推出“A+計劃”(即“LED室內照明產品讓利計劃”),推出一系列高性價比產品,擴大市場銷售規模;同年,推出“B計劃”,通過高性價比產品擴大戶外LED照明銷售規模。據悉,勤上光電當時的區域運營管理中心已逐步擴展到大部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
此外,勤上光電于2011年8月啟動了“百城千店”計劃,攜手廣大經銷商在全國上百個城市計劃營建上千家“光體驗中心”。這是勤上光電繼推出“A計劃”、“B計劃”后,在渠道拓展上的又一大動作。勤上光電當時表示,“百城千店”計劃,也是其此后幾年內持續發力的渠道建設項目。
年報顯示,在2011年年度報告期內,勤上光電在上海、南京、廈門、西安、蘇州、廣州、中山等地陸續建立了“光體驗中心”,以專賣店為主的終端銷售渠道建設順利鋪開。此外,勤上光電還通過照明設計機構、照明工程實施單位,提升其在LED照明工程領域的美譽度和使用頻率。
2012年,在國內市場方面,勤上光電在維護和強化原有渠道的基礎上,繼續全力推動“A+計劃”、“B計劃”、“百城千店”計劃,不斷完善市場布局和網點建設。從圖表數據反饋可知,勤上光電2012年在渠道建設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當年開發代理商107家,建設完成終端零售店106家,其中,形象店12家、專賣店61家、專賣區33家,初步搭建起了勤上光電在全國照明市場的渠道框架。
而在2013年,勤上光電國內外渠道建設突然加快,引起眾多業內人士關注。截止2013年底,勤上光電開發代理商417家,建設完成終端零售店1300家(含代理商建店),其中,形象店21家,專賣店430家,專賣區849家。
有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勤上光電2013年營業收入的大幅提升與前期渠道鋪設成功不無關系,但渠道自身的風險性及不穩定性,也對勤上光電提出了新的考驗。顯然,在大流通渠道方面,勤上光電仍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用心去走。
值得關注的是,在工程渠道方面,勤上光電交出的成績單一向亮眼。以2012年為例,2012年,勤上光電在眾多標志性工程上屢有斬獲,部分項目包括:兩岸半導體照明合作項目——廣州地鐵示范工程采購項目(標段二)、人民大會堂萬人禮堂照明改造項目、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照明改造項目、國家體育總局各大球場照明改造項目、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資金LED產業項目之廣百集團LED照明示范工程項目(標的總額1.6億元,聯合中標)等。此外,勤上光電通過與保險公司合作的方式輔助EMC模式在推廣應用中順利進行,整合“EMC”和“BT”等商業模式的優勢,推出了“EMBT”商業模式。
為此,亦有行業人士質疑在工程渠道一向強勢的勤上光電是否正面臨“工程訂單下滑,業績增長乏力”之尷尬,然而這一切還有待市場及時間去驗證。
項目觀察
“計劃”年年在推成效褒貶不一
2010年,勤上光電推出“A計劃”,致力實現“LED室內照明貴族產品平民化”;
2011年,勤上光電推出“B計劃”,使得LED戶外產品“寶馬”配置“QQ”價格;
2011年,勤上光電推出“百城千店”計劃,打造全國上千家“光體驗中心”;
2012年,勤上光電推出“工廠孵化計劃”,在全國各地“孵化”一批明星工廠;
2014年,勤上光電推出“照明替換創富計劃”,攜手共同掘金LED照明升級替換市場。
以上是《勤上照明替換創富計劃》宣傳手冊上所描述的。從上我們不難看出,勤上近些年來一直都在積極運作市場,并期待通過一些項目或是計劃的執行來贏取更大的市場份額。而對于單個“計劃”的具體成效,很多同行及媒體在關注之余,也給予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以勤上光電的“工廠孵化”計劃為例,2011年,勤上光電重磅推出了“工廠孵化”計劃,旨在在全國各地“孵化”出一批明星工廠。該計劃是由區域市場當地合作伙伴根據其在當地的市場資源優勢,通過自行投資,由勤上光電有償輸出“核心照明模組、集約化供應鏈和專業解決方案”,并幫助合作伙伴打造自有品牌,成為所在區域具競爭力的企業。
當時,勤上光電官方表示,“工廠孵化”是在特定的市場環境下為了一部分合作伙伴而運生的模式之一,孵化工廠的核心模組均由公司供應。勤上光電以其多年成功探索經驗和技術研發設計平臺、規模化量產能力、商業模式及上市運作經驗等為依托,引導具有資源及資金優勢,邁向更高的發展臺階。2012年年報顯示:經過一年的沉淀與發展,“工廠孵化”計劃初步獲得市場的認可,全年按計劃簽約完成10家“孵化工廠”,沖破區域壁壘,實現產品本地化。
2014年上半年,為奪取工程替換市場這塊黃金領土,勤上光電又一次進行了商業模式的創新,重磅推出了“照明替換創富計劃”,提供全線引導行業前沿的優勢產品,以工程項目支持與共享的方式,與工程經銷商共同搶灘LED照明替換市場。在投資回報方面,記者觀察到勤上光電如此描述:東莞常平經銷商某數十萬等級項目,現金采購燈具約80萬元,收益130余萬元;南京經銷商某數百萬等級項目,EMC模式運作,燈具采購、安裝、維護成本近300萬元,5年預計收益近500萬元。
投資回報如此誘人,然而勤上光電“照明替換創富計劃”畢竟推向市場時間不長,后續走勢仍有待觀察。據了解,6月10日,勤上光電在廣州召開“勤上照明替換創富計劃暨新產品發布會”,邀請各大媒體前往現場報道。然而,“高管集體離職事件”爆發后,據可靠消息來源,勤上方面已暫停關于該項目的對外宣傳工作。
研發投入
研發有突破投入在精減
上市三年以來,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勤上光電專利累積數量在提升,從2011年統計的250項提升至2013年的478項,幾乎翻了一番。可以說,一直以來,勤上光電對于產品研發是相當重視的,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近年來,或是由于產能壓力或是業績壓力,勤上光電在研發投入上有所精減,對此,勤上方面也給予了說明。
2013年,勤上光電繼續發揚其戶外照明產品的品質、技術、性價比方面的領先優勢,加強室內照明產品及景觀照明產品的開發力度,準確定位并嚴格區分專業工程類產品類別及流通類消費品兩大產品類別,針對不同客戶類型的需求差異,開發具有針對性的產品。據當年年報數據顯示,勤上光電的研發總投入3,455.83萬元,同比下降了10.94%。截止2013年報告期內,勤上光電累計獲得授權專利478項,其中發明63項、實用新型226項、外觀設計189項。
對于研發投入費用的下降,勤上光電表示:一、隨著相關設備的科技含量提升,促使設備單位時間效率的提升,因此勤上光電相關設備的需求數量相應減少,與之對應的安裝費用、組裝費用等相應減少,而原來的進口設備計劃部分也由國產設備替代。此外,勤上光電根據市場變化,提前對原有產線進行升級,促使產能相應增加,相應減少了對一些研發項目的投入。
而據了解,2012年,勤上光電產品研發總投入為3,880.13萬元,同比增長15.72%。研發產品共獲國內授權專利369項,其中發明專利40項,實用新型182項,外觀設計147項。當時,勤上光電四個包的LED照明產品全部入選財政部、發改委、科技部“2012/2013年度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項目”,并于2012年榮獲“廣東省著名商標”稱號。
2012年,勤上光電道路照明新品開發了15款,舊產品改進10款;重大景觀亮化項目開發了14項;室內新產品開發19個系列106款產品;其它延伸產品263款。其中,“筒燈王”、“晨光”、“晨星”等一批高性價比產品備受市場歡迎。
此外,勤上光電自主研發的LED隧道燈(KS-TLXX)獲得了由國家科技部、環保部、商務部和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其阿波羅系列LED路燈、月亮女神系列LED隧道燈、明伴系列LED日光燈、明亮系列LED球泡燈、明裝系列LED筒燈、戶外LED顯示屏、室內SMD系列LED顯示屏及“智慧寶”LED燈具無線控制器等八項產品被認定為“廣東省高新技術產品”。作為廣東省LED產業聯盟主席單位,勤上光電還組織起草了中國首個省級LED路燈地方標準——《廣東省LED路燈地方標準》。
而2011年,勤上光電在產品開發方面投入了3,353.15萬元。截止2011年末,勤上光電已獲授權國內專利共計250項,其中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118項、外觀設計104項。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10年勤上光電在天安門顯示屏項目上中標及收入,使其在當年顯示屏業務增長幅度較大,2011年,其顯示屏及其它營業收入有所下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