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CC430F5137的低功耗無線數據采集節點設計

基于CC430F5137的低功耗無線數據采集節點設計

作者: 時間:2014-04-22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隨著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發展,無線網絡數據采集節點的低功耗要求也不斷提高。針對這一要求,利用內部集成了射頻模塊的CC430F51 37設計并實現了一種低功耗無線數據采集節點。利用無線模塊喚醒功能降低了系統功耗,同時根據載波監聽功能改進了射頻發送函數,提高了抗干擾能力。實驗結果表明,該設計的低功耗和抗干擾方法是可行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45794.htm

引言

隨著集成電路、無線通信技術和嵌入式技術的發展,無線通信網絡也應運而生,無線傳感網絡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組織的特點。

傳統的無線射頻通信模塊體積大,需要控制芯片來控制射頻模塊,這就增加了設計的成本,而且可移動性不好。

半導體技術的不斷進步使處理器芯片可以被集成為體積很小的一塊,而價格變得更便宜,專用的無線網絡芯片和技術也得到發展。文中采用了公司的設計并實現了一種應用于無線網絡中的節點模塊。是一款內部集成了射頻核的芯片,它內置了射頻核,使用單顆芯片就可以完成數據的采集、處理、發送與接收,使電路板的體積可以變得更小、更便宜。為了實現網絡節點的低功耗

設計,本文采用了射頻模塊的無線喚醒(WOR)功能。同時,利用射頻核的空閑信道評估(CCA)功能改進了射頻發送的算法,提高了多節點向中繼器模塊發送數據時的準確性。

1 總體設計方案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的網絡。它是由大量的靜止或移動的傳感器以自組織和多跳的方式構成的無線網絡,以協作的方式感知、采集、處理和傳輸網絡覆蓋地理區域內被感知對象的信息,并最終把這些信息發送給網絡所有者。無線傳感器網絡主要實現了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傳輸三種功能。

傳感器網絡節點一般受到工作環境的影響,功耗問題是要首先考慮的。考慮到低功耗要求的設計,節點設備的主控MCU選擇,利用它內置的射頻通信模塊進行射頻通信。由于其低功耗的特點可采用電池供電。軟件部分利用CC1101的無線喚醒功能,能史好地降低系統功耗。

無線傳感器網絡中可以掛接多個節點設備,而每個節點設備的地址必須唯一。本文設計的節點設備采用撥碼開關來設置每個節點設備的地址,確保每個節點都有一個唯一的地址。通過SPI接口或I2C總線接入傳感器器件,可以靈活地接入不同型號的傳感器器件,以達到測試不同物理量的要求。節點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

?

2 節點硬件設計

2.1 節點電路總體設計

CC430F5137的供電電壓范圍為1.8~3.6 V,選程度用兩節7號電池來提供3 V的直流電壓。配合軟件的設置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功耗。系統的關鍵部分是射頻發送利用一個射頻的天線模塊,可以保證射頻通信的穩定性,此無線模塊由芯片的RF_N和RF_P兩個引腳接入。另外根據射頻發送的需要,接入一個26 MHz晶振。

CC430F5137的P1.5、P1.6、P1.7引腳可以用于串口通信和SPI通信,使用這三個引腳作為串口調試,另外P1.1、P1.2、P1.3引腳可以用于SPI和I2C總線通信,這三個接口用來預留連接傳感器的芯片。系統的主電路圖如圖2所示。

?

?

2.2 地址設定電路

為了使每個節點的地址唯一,采用8位的撥碼開關SW進行地址設定。如圖3所示,可以由撥碼開關來設定終端節點的地址,可以設定255個不同的地址,每一個終端節點作為從設備向中繼節點發送數據,然后由中繼節點發送到用于網絡管理的主控MCU,完成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的傳送。

?

?

3 節點軟件設計

3.1 程序主流程

在節點系統軟件的設計過程中,對幾個重要寄存器進行配置,主要進行配置的寄存器有載波頻率寄存器、數據速率寄存器、載波監聽設置絕對閾值寄存器、射頻發送和接收的數據包長度寄存器和地址檢測開啟寄存器。其他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參照公司提供的SmartRF Studio

軟件,它是專門用于配置射頻通信相關的寄存器,本設計中采用SmartRF Studio 7對CC430F5137的寄存器進行配置。配置射頻發送的載波頻率為433 MHz,通信的數據速率為2.4 kbps,并且使能地址檢測功能,每一個節點部有唯一的地址。當節點接收到的數據包中沒有和自身地址相匹配的內容,則節點設備就不會接收該數據包,不對其作處理。只有發送來的數據包與節點地址相對應時,節點才能接收并處理數據,這就有效地防止了中繼器節點向不同的節點發送數據時會被多個節點收,可以有效地傳送數據。圖4為整個程序的主流程圖。

?

?

當系統一上電,則會做相應的初始化操作,比如串口、I2C總線,并對射頻模塊的各個寄存器進行配置,初始化功率放大表等。

系統初始化完畢后,系統會向中繼器節點主動發起連接請求,把自己的節點地址告訴中繼器節點,為以后的中繼器節點和終端節點之間的數據傳送做準備。發送完請求連接后,節點會等待中繼器節點的應答,如果沒有應答,節點會繼續請求連接,直到收到應答后再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3.2 無線喚醒功能

為了更好地降低系統能量消耗,采用CC1101的無線模塊喚醒功能(WOR),當系統請求連接成功后,就會進入無線喚醒模式,此時系統處于睡眠狀態。在此模式下功耗極低,可達到2.0μA。射頻內核可以通過軟件編程設置每隔一段時間喚醒,醒來后系統處于射頻接收狀態,如果這時檢測到有數據包發送過來,那么系統就會退出無線喚醒狀態,轉入正常的狀態去處理接收到的數據包。如果沒有檢測到數據包,系統則會繼續睡眠然后再重復地醒來檢測,這樣就保證了在不需要數據傳送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節約能量消耗。圖5為系統處于無線喚醒狀態的程序流程圖。

晶振相關文章:晶振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TI CC430F5137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