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Windows CE的遠程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開發

基于Windows CE的遠程數據采集與控制系統開發

作者: 時間:2011-11-15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數據采集系統在工業控制、智能儀器以及儀表檢測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傳統的數據采集系統一般采用兩種方式完成:(1)使用數據采集卡加微機系統; (2)采用各種單片機集成數據采集系統。前者雖然功能較強,但成本高、功耗大、普及性差。后者由于自身的資源有限,無法滿足多任務、大容量、高實時性和高穩定性的要求。而在遠程控制方面,工業上一般使用基于TCP/IP的控制模式,該方法雖然引入了網絡技術,可以快速穩定地傳輸數據,但是成本較高、移動性較差且維護困難。因此,本文以Windows CE5.0作為操作系統平臺,基于ARM9內核的S3C2440A作為微控制器,引入GPRS無線技術,實現了人機交互友好、擴展性強、實時性強、低功耗和低成本的與控制系統。本系統能對室內的溫度、濕度等各種物理量進行檢測控制,并按照要求進行反饋;對若干種家用電器進行監控,如電器電壓、熱水器流量等,以便用戶及時發現問題(例如很多太陽能熱水器容易出現爆裂等情況);此外可以加入視頻采集與發送擴展模塊,通過MMS協議模塊發送實時圖像數據。
1 系統結構
 系統以S3C2440為控制器,由數據采集模塊,GPRS模塊、遠程控制模塊、報警系統模塊、視頻采集與發送模塊以及其他可擴展的外圍電路等組成。系統的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首先啟動系統,用戶可以隨時通過GPRS網絡向系統發出遠程控制指令,例如發送“開始采集”指令,則系統開始利用ADC模塊采集電壓、流量、溫度、濕度以及觸摸屏坐標等模擬量,并且轉化為相應的數字量,然后在人機界面上顯示出來。一旦所采集的數據超過給定閾值,則系統向用戶發出報警信息,以便于用戶采取進一步的控制措施。
1.1 系統硬件設計
 本系統的硬件開發平臺以三星S3C2440為核心。S3C2440是以ARM920T為內核的32 bit高性能微控制器、性價比高、功耗低、擴展功能豐富,因此應用非常廣泛。其帶有的MMU(存儲管理單元),可以運行主流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如Linux以及WinCE[2]等。數據采集模塊使用8路10 bit的A/D轉換器,該轉換器有采樣保持功能,可以實現獨立轉換和觸摸屏位置轉換兩種模式,最高轉換速率可達500 KS/s[3]。A/D模塊的應用接口電路如圖2所示。其中8路通道除第5路和第7路用于觸摸屏輸入外其余均可使用,本文使用4路分別與溫度采集傳感器、濕度采集傳感器、電阻器以及水流量傳感器相接,因此可以并行采集4路信號互不干擾。

GPRS控制模塊是以西門子公司TC35i為核心的GPRS modem。GPRS技術是基于二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改進,因此也被稱為2.5 G。相對于GSM以電路交換數據的方式而言,GPRS采用分組交換技術,在傳輸費用、傳輸速率以及實時性上均優于前者。即使與最新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相比,GPRS技術在成本、速度以及性價比等方面,依然具有一定的優勢。TC35i提供了標準的9針RS-232接口,因此需要加入MAX232進行電平轉換,與S3C2440的串口進行全雙工通信[4]。圖3所示為GPRS硬件接口電路,其中GSM基帶處理器是TC35i的核心部件,用來處理串口指令,J1為SIM卡座。

外圍報警設備通過S3C2440提供的PWM定時器,由通用輸入輸出GPIO口來控制。
1.2 系統軟件設計
1.2.1 AT指令集

本系統使用的GPRS模塊采用的是GSM07.05規范,它規定了SMS的DTE-DCE接口標準,即AT指令集。AT(Attention AT)命令集是從TE(Terminal Equipment)或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向TA(Terminal Adapter)或DCE(Data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發送,并通過TATE 發送AT 命令來控制MS(Mobile Station)的功能,實現與GSM 網絡業務的交互。用戶可以通過AT 命令進行控制[4]。本文主要使用短消息相關的AT命令集。如發送AT+CMGF=n,其中n為0,選擇PDU格式,n=1,選擇文本方式。如發送AT+CSCA=string>來選擇運營商,string=+8613800270500;即選擇中國移動。在文本格式下發送AT+CMGS=“string”(string)為對方手機號碼,成功則返回“>”然后輸入要發送的內容以“^Z”結束。本文的GPRS類都是通過調用串口驅動來實現相關的功能。
1.2.2 Windows CE下的驅動編寫
 Windows CE是微軟公司推出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憑借其簡單易用,功能強大,在智能手機、PDA以及汽車電子領域有廣泛的應用。本文系統中的驅動編寫是軟件設計的核心內容。
 基于Windows CE的2種驅動模型是流接口驅動和本機驅動模型,本機驅動模型是操作系統本身的一部分,例如電源管理,這些驅動是通用的驅動。流驅動則是指一般的驅動,具有可定制的接口和功能,是專用的驅動。本文所有驅動都是流驅動,流驅動將外部設備當作文件進行操作,因此應用程序可以很方便地使用系統API文件進行操作。流驅動由一組標準的函數集合來實現,在Windows CE中定義的流接口函數有12個,主要包括XXX_Init、XXX_Deinit、XXX_Open(由應用程序調用CreateFile()函數打開驅動)、XXX_ Close(由應用程序調用CloseHandle()函數關閉驅動)、XXX_Read(由應用程序調用ReadFile()函數打開驅動)、XXX_Write(由應用程序調用WriteFile( )函數打開驅動)、XXX_Seek、 XXX_Power
Up、XXX_Pow-erDown、XXX_IOControl。其中,XXX是驅動程序的設備名稱[5]。
 本文的流驅動需要具備3個功能:(1)驅動數據采集模塊;(2)驅動報警器電路;(3)驅動GPRS模塊。
1.2.3流驅動的實現
(1)將驅動取名為RDA(Remote Data Acquisition)。由于要在操作系統層面調用設備,因此首先應該完成對硬件,尤其是寄存器的虛擬地址分配,在函數RDA_Init()中實現。通過調用Windows CE提供的VirtualAlloc()和VirtualCopy()訪問物理內存,其中前者負責保留虛擬內存,后者負責綁定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實際上最終是通過訪問虛擬內存來完成訪問物理內存的,主要部分代碼如下:
v_pAdcPreg=(volatileADCreg*)VirtualAlloc(0,sizeof(ADCreg),MEM_RESERVE,PAGE_NOACCESS);
…if (!VirtualCopy((PVOID)v_pAdcPreg, (PVOID)(ADC_
BASE_PHY_ADD>>8),sizeof(ADCreg),PAGE_PHYSICAL| PAGE_
READWRITE | PAGE_NOCACHE))
 v_pIOPregs=(volatile IOPreg*)VirtualAlloc(0,sizeof(IOPreg),MEM_RESERVE,PAGE_NOACCESS);…
 接著系統通過v_pAdcPreg和v_pIOPregs來調用各自的寄存器進行初始化,其中ADC_BASE_PHY_ADD和IOP_BASE_PA是硬件物理地址。
 隨后完成RDA_IOControl(),這個函數負責完成修改設備的功能,例如本文的數據采集模塊有8路通道,因此每次采樣時都需要轉換通道,同時采樣頻率也是可以轉換的,所有的控制碼都在頭文件中完成。通過控制碼用戶可以自由選擇通道,這與本文的要求完全一致。
  最重要的是讀函數RDA_Read(),應用程序通過讀函數與底層驅動聯系,應用程序通過ReadFile()函數讀出ADC寄存器的值。
PUBLIC DWORD RDA_Read(DWORD Handle, LPVOID pBuffer, DWORD dwNumBytes)
 最后,在驅動程序關閉時,應用程序通過CloseHandle( )函數來調用RDA_Close ( )關閉。
1.2.4應用程序的實現
 在流驅動編寫完成后,通過PB完成編譯,加入注冊表信息,然后定制專有系統,這樣就可以在自己定制的系統中調用驅動。應用程序的編寫步驟如下,首先利用PB生成所需的SDK,并且安裝,其次編寫界面利用模擬器進行仿真,最后連接硬件,打開驅動測試程序。本文的所有程序已經在EVC4.0中編寫實現。
 本系統需要完成觸摸屏的功能、視頻采集模塊功能以及用戶自定的四路數據采集功能,因此窗體主線程中加入了:ADC采集、觸摸屏控制、視頻采集以及反饋模塊等4個子線程。圖4是應用程序的基本流程圖。
2 實驗結果
 在測試過程中,系統會根據用戶發送的短信內容,實時控制與顯示所采集的數據。系統采集到的電器電壓、室內溫度、濕度以及熱水器流量與實際情況完全相符。而系統的控制功能也很好實現,當系統采集到的數據大于閾值時,例如當室內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流量過大等異常情況發生時,報警信息都會由遠程系統實時傳遞到用戶的手機;視頻采集系統主要由主機控制采集,用戶可以方便地通過系統進行監控。因此通過實際測試,系統可以實現所需要的功能且具有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實用性很強。
 本文基于ARM9內核以及Windows CE嵌入式操作系統,同時結合GPRS技術,提出一種和控制的方法。利用嵌入式系統的低功耗、低成本、多任務以及高可靠性和高實時性等特點,通過設計、調用核心的流驅動函數,實現了一個具有和控制功能的應用系統,擴展相應的外圍設備可以將該系統應用于更多領域。在后續的工作中,將繼續研究利用另一個嵌入式系統作為客戶機,通過MMS協議模塊發送實時圖像數據,從而增強系統的功能,進一步加深在物聯網和智能家居控制等領域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凌有鑄,徐曉光,潘偉.基于WinCE的嵌入式遠程實時監控系統[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7,17(2):204-206.
[2] 王黎明,陳雙橋,閆曉玲,等.ARM9嵌入式系統開發與實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8.
[3] Samsung Electronics.S3C2440A User Manual[Z].2004.
[4] TC35i AT Command Set[Z].2006
[5] 劉彥峰,李崢. Windows CE和桌面Windows 2000/XP設備驅動開發的區別[J].電子技術應用,2010,36(3):127-132.

土壤濕度傳感器相關文章:土壤濕度傳感器原理
燃氣報警器相關文章:燃氣報警器原理


關鍵詞: 遠程數據采集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