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dMAX的嵌入式FIFO 數據傳輸系統設計
嵌入式設備由于具有硬件可在線配置,實現靈活等特點,使得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尤其在基于FPGA的硬件系統中應用較多,目前在許多產品中實現了嵌入式網口、嵌入式PCI/PCI-E、嵌入式USB等各種模塊。但在DSP中實現嵌入式設備還比較少,一般DSP都直接集成這些設備模塊,用戶選擇不同型號的DSP芯片以滿足產品應用要求。但對于一些較為特殊的嵌入式設備,DSP也可以實現該功能。
TI公司的DSP芯片C6727B,由于其片內集成dMAX模塊,使得實現嵌入式FIFO成為可能。其實現嵌入式FIFO的本質就是將DSP的片內一段RAM空間設置成FIFO空間,FIFO和外部設備的數據交換由EMIF接口完成。該FIFO的數據讀寫不需要DSP的CPU參與,從而提高整個系統性能,實現數據交換和數據處理的同時進行。本文以dMAX和EMIF接口的數據傳輸為例,介紹嵌入式FIFO的設計、配置及其使用。
dMAX及其結構
dMAX(Dual Data Movement Accelerator,雙向數據傳輸加速器)是TI公司的DSP芯片C6727B特有的一種片內設備。應用dMAX和EMIF(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外部存儲器接口)可以實現片內RAM、片內和片外設備以及兩個片外設備之間的數據傳輸。dMAX模塊的內部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dMAX內部結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dMAX主要由事件和中斷處理模塊、事件編碼器、傳輸事件模塊等組成。事件模塊分成高優先級和低優先級兩個相互獨立的模塊,各自有獨立的事件入口和事件參數表,和CPU有獨立的接口。使得dMAX可以同時處理兩個不同的事件。當訪問CPU端口時,MAX0的優先級高,MAX1的優先級低。dMAX能夠通過執行先進的一維、二維與三維數據的存儲器傳輸工作,從而使DSP得以專注于信號處理任務,顯著提高系統性能。適合圖像的子幀提取或者語音信號的子信道提取。
DSP內部的數據交換中心在dMAX的控制下,可以實現片內RAM、EMIF以及HPI接口之間的數據交換。本文介紹在dMAX控制下,實現片內RAM和EMIF接口之間的數據交換。如果DSP采用普通的異步接口方式,數據傳輸需要建立、選通和保持3個階段,最少需要5個EMIF時鐘(建立和保持各1個時鐘,選通3個時鐘)。為了保證通信的可靠性,一般采用10個EMIF時鐘(建立3個時鐘,保持2個時鐘,選通5個時鐘)。而EMIF時鐘最快為133MHz;這樣,采用異步接口的通信速率一般為13.3M×32b/s(采用32位數據總線寬度)。此外,異步接口數據傳輸必須在CPU的參與下,使用指令實現數據搬移。將占用大量的CPU開銷,在很多高速的數據采集和處理中,將降低系統的整體性能。為此,采用dMAX實現嵌入式FIFO數據傳輸克服異步傳輸的缺點,其傳輸采用突發讀寫方式進行,可以連續突發讀寫8個數據,一共只需要20個時鐘,通信速率提高為53.2M×32b/s,提高4倍讀寫速率。還可以采用和DMA后臺運行,這樣將大大降低整個系統數據讀寫的開銷,從而可以實現更加復雜和可靠的算法處理。
嵌入式FIFO設計
嵌入式FIFO的設計主要就是控制FIFO的7個參數。這7個參數分別為基地址、空間大小、空標志、滿標志、錯誤標志、讀指針和寫指針。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2所示。
圖2 FIFO結構示意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