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片上系統的總線結構發展現狀及前景

片上系統的總線結構發展現狀及前景

作者: 時間:2012-02-20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是在單芯片上實現全部電子系統的集成,通過使多個設備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實現系統級的功能,減少甚至不再需要外部器件的使用,達到應用功能的快速實現、靈活修改及方便升級。進行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系統的體系結構。為了提高開發模塊的重復利用率,降低開發成本,用戶采用了(芯片內部)總線。與芯片間總線(如SPI、I2C、UART、并行總線)、板卡間總線(ISA、PCI、VME)、設備間總線(USB、1394、RS232)不同的是,片上系統總線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堪稱“理想”的環境:片上系統模塊間不會面臨干擾、匹配等傳統問題;但是片上系統的時序要求異常嚴格。

  由于OpenCore和其它致力于開放知識產權(Open 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組織的大力推廣(開發設計了大量基于標準化片上總線的免費模塊),用戶在片上系統總線的選擇上更傾向于采用那些標準化、開放化的方案。目前,業界采用比較多的標準化、開放化的總線方案包括:IBM 公司的CoreCONnect、ARM的AMBA和Silicore公司的Wishbone。

1 三種總線的邏輯結構圖及描述

1.1 IBM CoreConnect綜述

  圖1是CoreConnect的邏輯圖。


圖1 CoreConnect邏輯

  從圖1可以看到CoreConnect定義了一個清晰的結構,囊括了所有系統組件和它們之間的連接。它一共設計了3種總線和1個高性能總線與低性能總線連接的橋,分別是OPB、PLB、DCR總線和OPB橋。OPB總線連接外部設備;PLB總線連接處理器、外部高速緩存和高速存儲器,是解決處理器運算瓶頸的總線;DCR總線將所有連接在PLB上的模塊通過雛菊花環的方式進行互聯配置,通過它來分配配置信息,減少對OPB和PLB總線的帶寬占用;OPB橋實現了PLB總線和OPB總線的互聯。因為PLB和OPB的性能差異,所以設計中OPB橋在OPB總線端相當于一個主OPB設備,而在PLB總線端則相當于一個從PLB設備。這樣在從PLB設備發出信號時,主OPB設備就根據它的可接收情況進行分拆、重發等等。

1.2 ARM的AMBA綜述

  圖2是AMBA的邏輯圖。


圖2 AMBA邏輯總線結構圖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